欢迎访问特米网-生活知识百科|生活百科小窍门|生活小常识大全|日常生活小窍门|生活常识百科宝典

特米网-生活知识百科|生活百科小窍门|生活小常识大全|日常生活小窍门|生活常识百科宝典

特米网 > 健康 >

实用容易见到病艾灸疗法 艾灸能治疗什么病

www.pasuyu.com 2024-02-24 22:23 健康

艾灸是中医中较为容易见到的医疗办法,次奥洋正确的艾灸办法,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并且还具备非常好的养生效果,那样实用容易见到病艾灸疗法?艾灸能治疗什么病?艾灸的办法有不少,好用的办法也有不少,下面就来详细了诶一些艾灸办法吧。

1、艾灸治疗头痛

(1)头痛症状表现

外感头痛起病较急,常随着恶寒,发热,鼻塞,流鼻涕等表证;内伤头痛起病缓慢,时发时止,主要有肝阳头痛,表现为面红口苦,舌苔薄黄;肾虚头痛,男士有遗精,女人有带下,舌红,少苔等表现;血虚头痛表现为头痛,心慌,舌质淡。

(2)艾灸穴位

百会穴:将耳郭折叠向前,找到耳尖,经过耳尖连成一线,与正中线的交点处,即为百会穴。艾灸这个穴位,可以镇痛止晕,清热开窍,健脑宁神,主治头痛眩晕,耳鸣耳聋,目不可以视,鼻塞,鼻出血等症状。

涌泉穴:在足底,屈足卷趾的时足心最凹陷处就是此穴,艾灸此穴可开窍苏厥,回阳救逆,镇痉定眩,益肾清心,主治头痛目眩,小儿惊风,癫痫,失眠等症。

行间穴:在足部,第1,2趾间,皮肤颜色深浅交界处,艾灸该穴位可以清肝明目,熄风定惊,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痛,中风,癫痫,失眠等症。

太冲穴:坐落于足背,第一跖骨间隙后方凹陷处,在拇长伸肌腱外缘,艾灸该穴位有燥湿生风效果,主治失眠,头痛,腰痛,全身胀痛等症。

(3)艾灸办法

艾条温和灸:取百会,列缺,涌泉等穴位用艾条

隔开头发悬灸10-20分钟,每天1次,5-7次为一个疗程,间隔2日可进行下一个疗程,这种灸法合适治疗外感头痛。

艾炷隔姜灸:取列缺穴,使用新鲜的老姜,切成0.3厘米厚的薄片,扎上小孔,小心施灸10-15分钟,每天一次,5-7次为一个疗程,间隔2日可以进行下一个疗程。

艾熏灸:取列缺,涌泉,行间,太冲等穴位,根据先灸后背再灸四肢的顺序施灸,将

艾绒或艾条放入温灸盒内,小心绑在穴位上施灸20-30分钟,每天一次,5-7日为一个疗程,间隔2日可以进行下一个疗程。

2、艾灸治疗感冒

(1)感冒症状表现

风热感冒表现:面红目赤,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咽干舌燥,咳嗽痰稠,鼻塞无鼻涕,微微出汗和大便干燥等。

风寒感冒表现:浑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有痰,打喷嚏等。

(2)艾灸穴位

风池穴:坐落于后颈部,正坐姿势,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与耳垂齐平的凹陷处。艾灸该穴位有醒脑益气之效果,主治头痛,眩晕,目赤痛等感冒症状。

风门穴:使用正坐或俯卧姿势,风门穴坐落于后背,从朝哪个方向大椎下的第2个凹洼(第2,3胸椎间),左右各2厘米处,或以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艾灸该穴位有疏风解表之效果,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胸背痛等症状。

列缺穴:将两手拇指和其余四指自然分开,于两虎口处垂直相交,一只手食指搭在另一只手上,手臂自然落下,食指尖处即为列缺穴,艾灸该穴位有止咳平喘,通经活络,利水通淋之效果,主治咳嗽,感冒,气喘,喉咙痛等症。

合谷穴:将拇指和食指张开,以另一只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当虎口与第1,2掌故结合部连线的中点,拇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取穴,艾灸该穴位有疏风解表,通络镇痛之效果,主治感冒发热,口眼歪斜,齿痛,手腕及手臂疼痛等症。

(3)艾灸办法

艾条悬灸:取风池穴,将艾条放在穴位上,头发拨向两边,小心施灸5-7壮,此办法合适外感风寒。

艾条温和灸:取上述穴位,先灸头后背,再灸四肢,将点燃的艾条放在距离穴位2厘米处分别施灸,灸3-5分钟,每天一到两次,此种办法适风热感冒。

3、艾灸治疗腹痛腹泻

(1)腹痛腹泻症状表现

腹部部定时疼痛,大便次数明显增多,粪便变稀,水分增加,甚至粪便中含脓血,粘液,未消化食物,脂肪,或变成黄色稀水,气味酸臭,常伴有排便急迫感,大便是有腹痛,下坠,里急后重,肛门灼痛等症状。

(2)艾灸穴位

下巨虚:在足三里下6寸,条口下约一横指处,距胫骨前缘约一横指处,犊鼻与解溪穴的连线上取穴,艾灸该穴位有调理肠胃,通经络,安神志之效果,主治急慢性肠炎,急慢性肝炎,胰腺炎,肋间神经痛,下肢麻痹痉挛等症。

天枢穴:采取仰卧姿势,天枢穴坐落于人体中腹部,在肚脐中间,往两侧量三指即是,艾灸该穴位具备健脾和胃,通调肠腑有哪些用途,主治便秘,腹胀,腹泻,腹水,消化不好的,恶心想吐等症。

关元穴:关元穴坐落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处,艾灸该穴位有补肾益气,培肾固本等效果,主治消化不好的,腹痛,泄泻,痢疾,脱肛等消化系统病症。

(3)艾灸办法

艾条温和灸:悬灸下巨虚或天枢穴,每次10-20分钟,每天一次,5-7日为一个疗程,间隔2日可行下一个疗程。

艾条回旋灸:选合谷,天枢,下巨虚穴,将艾条一段点燃,与穴位维持一段距离,左右来回回旋施灸,一个穴位灸10-15分钟,灸至局部温热红晕,每天一次,痊愈后即可。

4、艾灸治疗便秘

(1)便秘症状表现

每2-3天或更长期排便一次,且无规律,长随着排便困难或排便间隔时间较长,腹胀,腹痛,大便带血等症状,部分病人还随着头痛头晕,腹中胀满疼痛,易怒等症,甚至引发痔疮,肛裂。

(2)艾灸穴位

中脘穴:坐落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艾灸该穴位有健脾益胃之效果,主治气机郁滞所致大便不畅,欲解不能,少腹作胀,嗳气频作等症。

大肠俞穴:在腰部,两腰骨高点连线与脊柱交点向两侧旁开两指,即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艾灸该穴位有调理肠胃,排毒有哪些用途,能够帮助排出体内毒素,预防便秘,维持肠道卫生。

(3)艾灸办法

艾条温和灸:点燃艾条一端,将艾条垂直悬起于所选穴位的皮肤上,离皮肤3-4厘米,以感觉温热有轻微灼痛感维度,假如觉的太热可以回旋移动,使温热连续刺激,每穴灸5-10分钟。

艾炷隔姜灸:取新鲜老姜,切成0.2-0.5厘米的薄片,穿数孔,施灸时将姜片放在所选穴位的皮肤上,取大型或中型艾炷置于姜片上,点燃艾炷施灸,待感到局部有灼痛感时,微微提起姜片,或更换艾炷再灸,每穴2-5壮。

5、艾灸须知

艾灸前:

1、艾灸时不可受风,因此艾灸前请关小门窗,房间内不能通风。夏季也是,不可吹电扇开空调。

2、饭后不能立刻艾灸,饭后一小时后才能灸,由于过饱不能艾灸。

艾灸中:

1、艾灸时不能过饱或过饥,心情大悲大喜大怒也不能艾灸,要维持心情平静舒缓。

2、艾灸中需要多喝温开水,便于排毒,水温可以稍微高点。不能喝冷开水,夏季也是。

3、艾灸中假如皮肤表面出现水气,是体内湿气排出。

艾灸后;

1、艾灸完半小时内,不能用冷水洗手洗脸。艾灸完毕,全身毛细孔打开,易受寒凉。

2、艾灸后不可立刻洗澡。道理同上。通常情况下,我都是洗好澡后再艾灸。或者艾灸完,隔开几小时后再洗澡。

3、艾灸完,假如出现疲劳乏力精神不济,属正常现象。此时身体在进行休整,可稍事休息,不必劳累。

Tags:功效穴位艾灸施灸疗程

热点排行
热门推荐
热门tag
成绩查询 户口本 打窝器 不可抗力 依克多 严书记 刘晓原 翻土 谷雨时节 背景 团状 东方秃鹰 刁扬 性肠胃炎见 不饱和脂肪 海鱼 镇江 感度 沧州 株型 足迹 适量 萧何 纲海 经血 提高睡眠质量 含量丰富 水竹 速度 胺类 巴西 剪除 办法 微山县 附生类 机型 贪污 关节炎型 冯少峰 秋季 海棠 芹菜 利西亚 铁刀木 茶垢 心肌缺血 皮革 有关规定 暴晒 东讯 茶花 吴邪 公磊 木糖醇 绿水 农心杯 钳刮术 柏叶 副作用 唐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