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米网 > 健康 >
冬季的时候,温度常见比较低,人体体内假如有湿气,非常难排除,湿气聚集在体内,身领会出现不少的问题,也或许会加重一些疾病,需要准时的祛湿,排出体内的湿气,那样冬季的时候身体湿气要紧如何解决呢?怎么样调理?下面为大伙介绍办法。
1、多运动发汗去湿气
长期与大鱼大肉为伴,吃得油腻,又不喜欢运动,就比较容易沾上湿气。冬季也不要犯懒了,适合的运动排汗,湿气更容易排出体外。天天坚持做做运动,不但能提升身体免疫力,同时还能帮助减肥,可以试一试慢跑,散步,太极等强度不大,又能出汗的运动。
2、拒绝口味重的食物
湿气过重,超出了脾可以负担的限度,就会使水液在体内停滞,反过来影响脾的功能,出现腹胀、食欲不振等状况。这种类型的人群饮食切忌过于油腻,过咸,过甜,或者吃肥甘厚味食物,以免影响消化,除此之外还要少吃冷饮、生冷食物与凉性蔬果,湿气重,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减少蔬菜的寒凉性质。
3、穴位按摩去湿气
(1)血海穴
血海穴是足太阴脾经,是治疗“血症”的要紧穴位,人坐在椅子上,绷直双腿后,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凹陷上方那块鼓起的肌肉群顶端即是血海穴,按摩这个穴位能起到养血活血、健脾化湿、祛风止痒的效果,是防治妇科病,皮肤病,心脑血管病,肌肉关节疼痛等症的要紧穴位。
(2)丰隆穴
丰隆穴坐落于小腿外侧,膝眼与外踝尖的中点,也就是外踝尖上8寸的地方,距离胫骨前缘两指的距离,这个穴位是“祛痰”的主要穴位,长期按摩该穴位有祛湿化痰有哪些用途,配合足三里按摩还能缓解各种缘由引起的脾胃失调,水湿停滞症状。
(3)阴陵泉穴
顺着膝盖内侧横纹向上摸,有一块突起的骨头即胫骨,顺着胫骨下方和内侧向上摸,会摸到一处胫骨拐弯并且凹陷的部位,这个部位即是阴陵泉穴,这个穴位为足太阴脾经的合穴,常常按摩这个穴位可以健脾益气,促进脾运化水湿的功能。
(4)中脘穴
中脘穴坐落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处,按摩中脘穴可以温中散寒、健脾祛湿、和胃理气,对于缓解因湿气过重导致的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腹痛、便秘等症有非常不错的成效。
(5)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健脾胃的第一要穴,坐落于小腿前外侧,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按摩足三里穴对所有消化系统疾病均有成效,同时还能够帮助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疏风化湿。
4、改变不好的的生活习惯
喜欢坐在地板上,长期呆在不透风的环境中,都是容易加重体内湿气,平常应该多维持房间通风透气;除此之外洗过的衣服要吹干了再穿,洗过澡后准时擦干身体,准时吹干头发,而且冬季特别应该注意身体保暖。
5、多吃这类食物除湿气
(1)生姜祛湿
生姜有解表化湿效果,将生姜带皮切五六片,放入滚开的水中泡几分钟后饮用,能起到非常不错的发汗解表、温暂停呕、温肺止咳用途。假如感觉生姜水味道很难下咽,还可加入一些红糖调味,特别合适胃寒痛经的人群饮用。
(2)赤小豆祛湿
赤小豆有非常不错的健脾利湿,消肿解毒效果,它含有较多的皂角甙,可刺激肠道,因此有好的利尿用途,能解酒解毒,对心脏病和肾病、水肿有益;而且赤小豆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可润肠通便、降血压血脂、调节血糖,用鲮鱼和赤小豆一块煮汤食用祛湿健脾成效更好。
(3)薏米祛湿
薏仁是五谷类中纤维含量最高的食物,它具备低脂、低热量的特质,除去纤维质以外,薏米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糖类,利于肠胃吸收,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消除疲劳。
6、湿气重的表现
1、在夏天,脾湿的人常常感觉口内粘腻,面色晦暗,发黄,总是脸上没血色,精神也不够充沛,甚至心悸、贪睡。
2、肠胃不佳。
3、正常大便是香蕉样软硬适度的条形。而假如像熟得过度的香蕉一样外形软烂、黏腻的大便就是脾湿的表现,说明身体消化功能异常。体内湿气过重时,小便总是表现为尿不多,甚至尿量极少或尿得不痛快。有的女人白带量多,也是湿气的显现。
4、体重明显增加,关节僵硬,起床时浑身酸痛,下肢水肿等。
猜你喜欢
- 2024-02-27 吃红枣能补气吗 补血益气,健脾和胃,滋润气血,益气和中
- 2024-02-14 百合可以与小米一块吃吗 促进消化镇静安神健脾养胃
- 2024-02-10 孩子可以喝陈皮泡水吗 孩子喝陈皮泡水应该注意什么
- 2024-01-31 舌苔发白湿气重如何办
- 2024-01-17 体内湿气重有什么表现 体内湿气重怎么样进行调理
- 2023-12-27 湿气大长痘痘如何治疗 体内湿气重致使常常长痘,有哪些缓解方法?
- 2023-12-15 体内湿气重吃那些好去除湿气的食物推荐
- 热点排行
- 热门推荐
-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