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米网 > 健康 >
寒潮常常会在一夜之间第三出现,无论是初春还是深秋,冬季是寒潮最喜爱的季节,在寒潮到来的时候,大家很容易由于气温忽热忽冷抵抗力而渐渐减弱,这时,疾病就会比较容易侵袭人体,那样寒潮来袭容易引发什么疾病?寒潮来袭怎么样重视保暖?
1、寒潮来袭引发四类疾病
1、预防呼吸道疾病:勤洗手,室内勤通风,尽可能少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合;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准时就医,最好戴口罩,不要与别的人密切接触,更不要“带病”上班、上学。
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一旦急性发作如不准时抢救极易致使死亡。人处于低温环境时,容易心率加快、血压增高,加重心脏负担,同时寒冷还易引起血管痉挛,容易致使血栓形成,特别是老年人。
2、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平常加大抗寒训练,增强体质,改变心脑血管功能,提升机体免疫力;多注意天气状况,出现寒潮天气时,准时增加衣被,防止受凉;心脑血管病人注意随身携带好有关急救药物。
气温骤降时,平常关节功能不怎么样的病人就会感觉膝关节、踝关节等红、肿、热、痛,甚至出现活动障碍。
3、预防关节病:依据天气变化,当令增减衣服,特别应该注意关节的保暖;运动后汗湿的衣服要立即换下,不要去吹冷风或接触冷水;长途旅游中注意腿脚保暖,不要久坐,要常常站立起来活动。
风雪天气容易致使道路交通事故风险增加。另外,路面湿滑,跌倒摔伤也常常发生,尤其是老年人,发生跌倒致使骨折更是容易见到。
4、预防意料之外伤害:遇寒冷天气时降低户外活动,需要外出时要有适合的保暖、防滑手段;发生跌倒摔伤,准时就诊;外出驾车注意路况,采取防滑手段,慢速驾驶,防止交通事故。
2、保暖手段
1.暖气温度别太高。
空调、暖气温度过高,室内外温差过大,外出时小血管容易忽然缩短,叫人感觉更寒冷。因此,室内温度最好设为18℃~20℃。
2.少摄入咖啡因。
咖啡因具备扩张血管有哪些用途,使血管在寒冷的状况下也不容易自然缩短,致使身体热量损耗,叫人感觉更冷。姜茶等脱咖啡因热饮保暖成效更好,更合适冬季。
3.手别放进口袋里。
冬天走路不要将双手插进口袋里,而应该戴上手套,甩动双臂,如此可活动臂膀肌肉,改变双臂及双手血流,使得身体生热,更利保暖。
4.多喝豆奶。
与摄入碳水化合物或脂肪相比,摄入蛋白质可显著升高体温。建议早餐喝杯豆奶,同时可适合吃些坚果和酸奶。
5.帽子要盖上耳朵。
头部散热占身体散热的30%。最佳选择可覆盖耳朵的帽子,由于耳朵虽薄,但表面积大,更易散热。
6.起床前活动脚趾。
起床前脚趾上下活动20次,然后用脚画圆圈活动脚踝,正反方向各10次,再将大腿收紧放松10次。如此可让身体活动开,下床不会感觉太冷。
7.用保湿霜。
湿疹或皮炎病人在冷天更应该注意保湿。由于皮炎部位炎症会加速表皮血流量,致使身体热量丧失更多。
8.鞋子放在暖气旁。
冷天时,血液多数被输送到要紧器官,手脚处的比较少。双脚犹如保温瓶,只须刚开始冷,就会一直冷。因此,穿鞋前最好将鞋子放在暖气旁热一热。
9.穿个小背心。
穿件保暖背心或戴个腹带能够帮助维持身体核心地区体温,降低身体散热,更有益身体保暖。
10.坐摇椅。
久坐不动会致使体温降低。建议坐着时可以选择摇椅,能够帮助活动手臂、大腿肌肉群,促进血液循环,产生更多热量。
猜你喜欢
- 2024-03-05 1500w的电暖气一小时多少度电
- 2024-02-22 立冬怎么样养生最好 立冬养生原则有什么
- 2024-02-18 暖气片的保养知识
- 2024-02-16 怎么样平安度过秋天 秋天洗澡时间太久有哪些风险
- 2024-02-11 牛奶和红糖能否一块喝 红糖和牛奶可以一块喝吗
- 2024-02-08 冬天老人注意头部保暖
- 2024-02-08 暖气报停后需要抽水吗 地暖停用需要放水吗?是否会冻裂管道?
- 2024-02-07 大寒养生怎么样保暖御寒 大寒节气让身体暖和的办法
- 热点排行
- 热门推荐
-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