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米网 > 名人 >
刻舟求剑讲述了什么故事
《刻舟求剑》讲述了一个佩带宝剑的人坐船过江时,剑掉入江中,他却不着急下水探寻,而是在船上做记号,计划等船靠岸后再从做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大家任何事物都是在不停变化的,不知变通的行为是十分愚蠢的。
刻舟求剑的意思是
刻舟求剑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变通的人。多指做事不知进退,循规蹈矩,不会伴随客观状况的变化来处置事情。刻舟求剑在句子中多作谓语、定语或状语,多含贬义。
刻舟求剑源于哪儿
刻舟求剑源于《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可以,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察今》是战国时期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创作的一篇散文。讲解了应当明察当今形势,因时变法,不适合拘泥古法的道理。以进步的看法向秦国的统治者说明,法令规范的拟定应从当时的社会实质出发,并伴随客观形势的变化而与时俱进。全文语句工整,语气明快,围绕中心反复申说,有论有断,同时穿插寓言故事,使文章看上去气势充沛,活泼生动。
刻舟求剑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刻舟求剑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刻舟求剑》故事意思大概: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河时不慎把剑掉入河中,他在船上用刀刻下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当船停下时,他沿着记号跳入河中找剑,遍寻不获。
《刻舟求剑》是《吕氏春秋·察今》记述的一则寓言,劝勉为政者要了解世事在变,若不知改革,就没办法治国,后指不会灵活变通之意。
刻舟求剑,比喻人的见地未必与客观世界的进步变化同步,也比喻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
该寓言劝勉为政者要了解世事在变,若不知改革,就没办法治国,后指不会灵活变通之人。
《刻舟求剑》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刻舟求剑是什么故事?
《刻舟求剑》故事梗概: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河时不慎把剑掉入河中,他在船上用刀刻下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当船停下时,他沿着记号跳入河中找剑,遍寻不获。《刻舟求剑》是《吕氏春秋·察今》记述的一则寓言,劝勉为政者要了解世事在变,若不知改革,就没办法治国,后指不会灵活变通之意。
刻舟求剑讲了一个哪种故事?刻舟求剑中楚人愚蠢之处在哪儿?
说的是楚国有人乘船渡河时,不慎把剑掉入江中,他在舟上刻下记号,说:“这是我把剑掉下的地方。”当舟停驶时,他才沿着记号跳入河中找剑,遍寻不获。该寓言劝勉为政者要了解世事在变,若不知改革,就没办法治国,后引伸成不懂变通、循规蹈矩之意.
刻舟求剑的故事中包括了一个什么成语
刻舟求剑kè zhōu qiú jiàn【讲解】比喻不懂事物已进步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出处】《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可以,求剑若此,不亦惑乎?”【结构】连动式。【使用方法】含贬义。多指做事不知进退;循规蹈矩;不会伴随客观状况的变化来处置事情。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正音】刻;不可以读作“kē”;剑;不可以读作“jiǎn”。【辨形】剑;不可以写作“箭”。【同义词】守株待兔、循规蹈矩【反义词】看风使舵、见机行事【辨析】~和“守株待兔”;都含有“拘泥不知变通;做根本办不到的事”的意思。但~重于“刻”和“求”;强调虽然主观上努力;但不注意变化了的客观状况;不可以相应地采取适合的手段;“守株待兔”重在“守”和“待”;强调主观上不努力;仅想坐守等待;侥幸得到意料之外收成。【例句】大家应当记取~的教训;使大家的思想适应客观形势的变化。
刻舟求剑故事
有一个楚国人外出远行。他在坐船过江的时候,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剑落到江中的急流里去了。船上的人都大叫:“剑掉进水里了!”这个楚国人立刻用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然后回头对大伙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众人疑惑不解地看着那个刀刻的印记。有人催促他说:“快下水去找剑呀!”楚国人说:“慌什么,我有记号呢。”船继续前行,又有人催他说:“再不下去找剑,这船越走越远,当心找不回来了。”楚国人依然自信地说:“不需要急,不需要急,记号刻在那儿呢。”直至船行到岸边停下后,这个楚国人才顺着他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可是,他如何能找得到呢。船上刻的那个记号是表示这个楚国人的剑溺水瞬间在江水中所处的地方。掉进江里的剑是不会伴随船行走的,而船和船舷上的记号却在不停地前进。等到船行至岸边,船舷上的记号与水中剑的地方早已风马牛不相及了。这个楚国人用上述方法去找他的剑,不是太糊涂了吗?他在岸边船下的水中,白费了很大一阵工夫,结果毫无所获,还招来了众人的讥笑。这则寓言告诉大家,用静止的见地去看待不断进步变化的事物,势必要犯脱离实质的主观唯
刻舟求剑讲了一件啥事 15字以内
江心丢剑,刻舟记之,江边捞剑的故事
郑人买履和刻舟求剑分别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郑人买履: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先测量好自己脚的尺码,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前往集市,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后郑国人没能买到鞋子.有人问他说:“为何你不需要我们的脚去尝试一下呢?”他说:“我宁愿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我们的脚.”揭示了郑人拘泥于教条的心里,依靠资料的习惯。常比喻做事死板,不会变通的人《刻舟求剑》这则寓言讲的是一个乘船过江的人,不慎把宝剑掉入江中,他一点儿也不著急,只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筹备船靠岸将来,从刻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捞宝剑。它用短小有趣、言简意赅的故事,讽刺了日常的某些荒唐可笑的现象,揭示了一些深刻的道理,用“蠢人蠢事”——可笑的事,从反面给人启迪,耐人寻味。在船上刻下记号,船停后,从记号处探寻溺水的剑。比喻缺少生活知识。 故事启示:状况在不断变化中,要用进步的见地看待问题并解决问题。世界上的事物,一直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可以只凭主观做事情。刻舟求剑源于什么时间?讲述了一个哪种故事?启示是什么呢?
刻舟求剑是国内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历史典故,那大伙了解,刻舟求剑,讲述了一个哪种故事吗?它发生在什么时间,它给大家的启示又是什么呢?今天记者就来给大伙简单的讲一讲刻舟求剑的故事,与它发生的时间和对大家的启示。
刻舟求剑是发生在楚国时期,讲述的是一个楚国人想要坐船渡江,但在这个过程当中,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面之后,他便非常慌忙地用刀在掉下间的地方做了一个记号,并对大伙说道这是我剑掉下去的地方,等船停了,他就顺着船上刻的记号下去找剑,但传召的人都非常疑惑的对他说,快下去找剑呀,楚国人就对这类人说到他有记号,不需要目前下去找剑。
当船继续前行的时候,又有人催促,他说,再不下去找剑,这船就越走越远了,到时候就找不回来了,但他依然非常自信的对这类人说不需要急,不需要急,记号可在那呢。直到船行到岸边停下来之后,这个楚国人他才顺着他刻的记号下去找剑,但他不了解的是,船已经走了非常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他在岸边船下的水中找了很长时间的时间,但都并没找到它掉下去的剑,这时就引来了众人对他的嘲笑。用如此的办法来探寻剑,是一种非常糊涂的方法。
楚国人刻了一个记号便于打捞他的剑,这原本是没错的,但他把记号刻在了移动的船上,那就是等于没做了记号,这个故事也告诉那些思想僵化,循规蹈矩,看不到事物变化进步的人来讲是一个讽刺,一个故事告诉大家,世界上的万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不可以够凭我们的主观思想做任何的事情,由于状况或许会随时发生改变,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方法也要伴随问题的改变而改变。
- 上一篇:网上婚介可信吗
- 下一篇:没有了
猜你喜欢
- 2024-09-04 有氧运动有什么运动
- 2024-09-04 海蜇丝有什么营养价值
- 2024-09-04 吃鱿鱼墨鱼有什么营养成分?
- 2024-09-04 面馆酱油的熬制方法是什么
- 2024-09-04 三国群英传8技能书有什么
- 2024-09-03 三国群英传8八卦幡是什么
- 2024-09-03 盆底肌修复什么价格一次?骨盆修复大概需要什么价格
- 2024-09-03 什么是偏执型人格障碍?一般有哪些样的特点和行为表现?
- 热点排行
-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