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特米网-生活知识百科|生活百科小窍门|生活小常识大全|日常生活小窍门|生活常识百科宝典

特米网-生活知识百科|生活百科小窍门|生活小常识大全|日常生活小窍门|生活常识百科宝典

特米网 > 健康 >

一个“松”字,误导了千万个练功者-孙建国 宁向华

www.xass-zs.com 2023-12-16 22:36 健康

笔者在全国各地办班讲学、授徒几十年来得知,现在训练太极拳者,每人皆知“放松”二字。譬如公园里大多数老师、教练在最初教学时,第一就需要学生要先“放松”:从身体放松、心情放松,到肌肉放松、关节放松,再到手放松、肘放松、肩放松,又到胯放松、膝放松、脚放松,真可谓从头至脚,一“松”到底!这种放松方法真的有意义吗?意义何在呢?有人说是《拳谱》、《拳论》上都讲“放松”的,所以这类人就比猫画虎,生搬硬套;也有人是根据某些拳师需要:一举手就需要全身“放松”,一点也不要用力,刚有点力就说:“错了!错了!要刚开始练功就放松,如此放松才能把功练成!诸如如此的见解和教法不少……如此就能积柔成刚吗?结果是还未成刚就先练成了“软绵人”。这大概就是他们所说的放松的意义吧……。

本人(编者:此处当指作者之一的孙建国先生)于1972年开始学拳,从师于武氏太极拳第四代嫡系传人李锦藩先师学习近20年。2008年被国家邀请参编《中国武术段位制》武术教程,依据自己几十年的全国各地的教拳及习武技巧,谈一下自己对“放松”在太极拳中的怎么看。

请大伙不要把太极拳的“拳术”当成太极“体操”,或者太极“舞蹈”来训练。“拳术”,属武术范畴,技击是武术的灵魂、而拳则是技击的灵魂。假如把“拳术”当成“体操”或者“舞蹈”来训练,那样“拳术”的灵魂也就消弭不见了。

“松”,在汉语中是一个多义字,有多种引申。此处仅从词性变解决释“放松”之含义:

1、控制或注意力由紧变松而松驰,松懈或轻松;2、稀散,不紧密,不靠拢,与“紧”相对;3、不坚实、不结实;4、松心:为不提心、心里没牵挂;5、松散:为结构排列不紧密、不整齐;6、松气:为减少紧张用力的程度、松劲;7、松动:为连接处不结实、变得可以活动;8、松闲:为轻松清闲;9、松驰:为减低紧张程度、减小重压、不严格;10、松爽:为舒适痛快、轻松愉快等等。

以上种种讲解办法,在修炼传统武术太极拳中都是不可能应用的。

“放”的字面讲解为:1.解脱约束,得到自由,如放开。那大家讲解“放”与“松”字面的意思组合到一块也可谓:1、把解脱约束得到自由控制的部位就是有规律的运动;2、放开不坚实不结实的东西就是紧固。

本人习练传统太极拳近40年,得前辈的言传身教数年,同时也寻访过全国各地各门派太极名家数人,笔者觉得初练传统太极拳者绝对不能“放松”。

训练太极拳者应该严格认真,安安分分,一步一个脚印,练好每个动作。手、眼、身法、步,在内外三合的需要下、摆正每一动作,在基本顺随得力的状况下要把每一个关节撑开、筋骨撑劲、骨节顺随、开合有致!前辈言:“一开具开骨节都开、一合具合骨节都合、需要节节贯穿、节节串连、周身一家手脚相随。”精气神尽可到位,需要十分严格,这是一件很辛苦而又艰难的圆弧切线运动,同时也是一项优雅的古典拳术!并不是几朝几夕,轻而一举“放松”就能做到的,是师传与自己苦练汗水的结晶。

古人说:“太极十年不外出、形意一年”,“初学太极拳就像修建高楼大厦,必须要先深挖地基、打地基、再用水泥、沙石子、钢筋凝固好才能打好基础,地基越深越结实,楼房建筑的越高越结实,这来不能半点偏斜和松懈。”习拳者,就像训练太极桩功:如站无极桩、撑抱混元桩、懒扎衣桩等,要下盘稳定,中正安舒,丹田充实,形神合一。太极拳起势也尤为重要,就像学习书法,应先训练笔划,然后训练正楷,备好笔墨纸砚、身体坐正,头项正直向下沉气,握好毛笔不可松懈。起笔、落笔、运笔精气神有入纸三分之意念,一点、一横、一竖、一撇、一捺严格认真,同样不可有松懈之意!

有人曾说习武者,功夫三年一小成、五年一大成,无论是小成还是大成,最初学拳、就致力全身“放松”的人是很难练出高功夫高境界的。以笔者十几年在全国各地的授拳经验来讲,如此的“奇人”我还未曾遇见过。假如有如此的奇人,那样大家永年广府太极宗师杨露禅祖师,他曾在河南温县学拳时还需要天天训练力举近150斤左右的石锁吗?放松如何能举起?武氏太极拳第二代宗师李亦畲曾在家里备用两根3米长的铁杆练功,一根铁杆重达40斤,另一根铁杆重达80斤!据武氏太极拳第四代嫡系传人李锦藩恩师讲;前辈需要用铁杆通杆,左右手各通出100次训练拔劲。放松怎能拿的起?放松怎能捅的出?

大家了解,赵堡太极拳有三种拳架,即中架、低架(也叫盘功架,领落架)、高架(也称代理架,内功架)。训练这三种架子,需要需要做到外三合,即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立身中正,一动手脚齐到,手脚起落的方位需要准确。低架拳需要大开大合,所有动作要走圆,手、脚、肩、肘、胯、腰、膝与每个关节、各部位肌肉都要走圆,向前后退无不是圈,有平圈、立圈、斜圈与各种形状的圈,不可直来直去。高架即圈由大变小,紧小脱化,在技击上起到小圈克大圈有哪些用途。在练中架熟练的基础上,再练盘功架,最后再训练高架,也有人刚开始就学盘功的低架子。尽管三种拳架功能不同,具体学习因人而异,但训练从始至终需要走圆弧、走内外三合,也未看到需要先“放松”二字。

武氏家传太极拳同样有三种套路。

一路中捋架是初级阶段拳架。需要身法严紧、中正安舒、支撑八面逐步做到内外三合等身法要点。通常习练三年左右再练二路炮捶,二路炮捶特征是运内家拳劲路、用外家拳招法、快慢相间、连环对敌应用之拳架。三路小架是高层次功夫架,既可健身养生、又可防身技击应用。前辈谱云:“架无定架,步无定步,物我不分,犹如云雾;不学大架艺难成,不学小架心不明;大架不大,小架不小,去粗留精,奥秘成形。”前辈功夫到此高境界时才能有“松而不懈、刚而不僵、随性之妙境啊!”。

有人说《拳谱》《拳论》上著有“放松”的文字。那是由于著《拳谱》的前辈已达到上层功夫了,已达到去粗留精、奥秘成形、出神入化之境界了,才能著出“放松”二字的!大家目前人的功夫境界距离先辈功夫甚远,也能谈放松吗?

故李锦藩恩师在世时常给弟子讲:“中国古时候的文字一字多音,一字多意!怎么样讲解都有道理。《拳谱》、《拳论》决不是让初学太极拳者能了解的,你的文化层次再高、理论常识再深,你武术功底、太极拳功夫未得到上身之境界是理解不透老前辈所著《拳谱》时的涵意的!”。当时我问恩师:“为何文化常识理论再高深的老师也理解不透《拳谱》上的内容呢?他说:“著《拳谱》的老前辈自己的功夫已是高境界的层次了,才能著出‘放松’二字。已达到学规矩、练规矩、合规矩、出规矩、化规矩、是规矩之境界了!自己已练到形无形,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这种随性的程度才可谈放松。”而大家目前习练太极拳者最初学几天就要放松,怎么样长功夫?这种练只能变为太极健身操,时间久之大概演变为太极舞蹈罢了!

太极拳是阴阳对立而统一的哲学文化拳种。感悟云:“阳紧阴松,下紧上松、外紧内松、意紧形松、先紧后松易张功!先松后紧为养生!松紧结合张功快!刚柔相济最为帅”。一套拳架,两种练法、三种传法、多种说法、多种怎么看。个人体悟一个“松”字,会误导了千万个练功者,纯属个人拙见,敬请太极同仁一同研讨。

Tags:一个

热点排行
热门推荐
热门tag
错误 鲫鱼 长寿 神经 防控 果冻粉 羊肉 储水性 刘晔 顺应性 桃肉 棣棠花 蓬莱松 守疆土 芜菁 梭梭 动物内脏 脂蛋白 缺铁性 咖啡 责任 语文 确诊 年夜饭 Ivylinna Lee 姜片 口语考试 浅水 换水升温 Hua Yueh 循环 外地 沙土 煤渣 泰和 的人 合肥市 黄芩养 电鳗 芽点 扎卢日内 体积 吴医生 功能紊乱 吕不韦 绿塔 小燕子茶业 宝塔花 可引 乞丐 歌海娜 花花语 脊髓灰质炎 류수영 番茄浴 傅品千 伊雪莉 繁殖 锁阳 篝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