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米网 > 健康 >

一太极拳原本是高级的气功
大家了解,太极拳最早诞生于中国道家的内丹养生术,是内丹养生动功形式的一种特殊表现
什么叫作内丹?简单讲,古时候道家用金属与各种矿物质进行特殊方法的烧炼,炼出一种据了解吞服之后可以疗疾健体或者化质成仙的物,叫做外丹;而借用外丹烧炼的定义和术语,以人自我的肉体作为试验体,通过天人合一的性命双修,和修炼技术上的动静兼融,采取培养壮大身体内的先天元气,从而获得祛病健身延年益寿,并且追求获得长生不死的成效,这其中的先天元气就称为内丹由于内丹术与“气”的修炼密切有关,所以大家可以泛称它为气功由于内丹术“气”的修炼,与通常定义上形式上的气功导引大为不同(内丹术要获得的是先天元气,而普通的气功导引所应用和调节的只不过后天呼吸之气营卫经络之气),换句话说,后者仅可以作为前者的入门办法所以,若用“气功”来表述的话,后者可称为低级气功,前者可称为高级气功
在五六百年前,著名的太极拳鼻祖张三丰先生,就为后人留有一系列的太极丹功谱诀,分为行立坐卧不同行功形式,其中有《太极四季功》《太极早》《太极午》《太极晚》《太极行》《太极打坐诀》《太极玉液法》《太极金液法》《太极超凡法》《太极长生法》《太极合道法》,其中并有《太极拳法诀》和《太极拳十要诀》在《太极拳十要诀》中,提到为何要创立太极拳作为丹道的动功,他说:“人之用途,有动必静,有静必动动静相因,而阴阳分,浑然一太极也人之生机,全恃神气,气清上浮,无异上天;神凝内敛,无异下地神气相交,亦宛然一太极也故传我太极拳法,即须先明太极妙道若不明此,非吾徒也”这里指出,练太极拳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人体内神气相交相合,形成太极之生生之象,方有利养生并提出练太极拳是“欲令天下英雄豪杰益寿延年,不图于技击之末技”在太极拳的方上,他讲“太极拳者,其静如动,其动如静,动静循环,相连不断,则二气(神与气)即交,而太极之象成”又说,“内敛其神,外聚其气,拳未到而意先到,拳不到而意亦到意者,神之使也神气既媾,而太极之位定”在此原则性的要点上形成蜣奂钒床芍饪壳敖后退左顾右盼中定之十三势,也体现了太极运化之中的八卦五行之功用
总而言之,太极拳原本需要的是,以拳之动功体现“太极”哲理,达到神气相合,获得养生的最后成效和目的,而技击只不过养生效益之下的副商品
在中国,从古时候到近现代,真的的太极拳家,势必了解道家内丹养生的内涵,其拳与气势必是结合的,其生活势必是长寿和超长寿的
二太极拳并不完全等同于气功
虽然大家说太极拳是一种高级的气功,但客观地讲,太极拳又不可以完全等同于气功我之所以如此讲,一种含义是说,太极拳具备高级气功之内涵及其养生功用;另一种含义又要表明,古时候道家先辈之所以研创出这种具备动功导引用途的太极拳,其用意就是要它能不同于其他海量的吐纳导引闭息观想等等之气功
用太极拳替代内丹养生的其他导引气功,同时又不同于其他导引气功的特点与意义是什么?这就是太极拳除有气功养生用途以外,还具备技击用途表演用途自我情操陶冶用途等等,这是其他导引气功所不可以具备和不可以达到的这也即是说,其他导引气功只具备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单向功能与用途,而太极拳,不只具备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功能与用途,同时又能发挥技击的妙用和多种社会功能而且,越是根据“太极”要点而获得健身养生的高超效果,同时其技击用途也能发挥的特别高妙通俗地讲,太极拳的技击功夫依据人的学练水平可分为低中高中三年级层,低级者是以力打人,中级者是以方法打人,高级者是以本能和气场打人而且高级的太极技击功用,一是打人不露于形,二是发人于盈丈以外,或将人腾空抛起,而无伤于他们丝毫,化而不抗,利而不害常会使他们在不可思议之下佩服得五体投地
太极拳技击用途的发挥,完全打造在不违背生理合理运动的状况下,完全打造在符合于养生而不违背养生的状况下,又完全打造在被动相迎贵和贵生的道性道体之上这又和其他武术完全不同另外,再从某种意义上讲,太极拳和太极拳习练者之间的关系,体现的是一种文化领悟,是一种境界修养,是一种情操气质越是文化领悟有深度,修养境界高广,情操气质潇洒大度,其太极拳的修炼境界就有超然物外的气度神韵不然只能落于普通的体操形式而已
还有要紧的一个方面,即太极拳既含有气功内涵,又不全等同于气功的另一特征是,其他各类气功,修炼者若不能要点,或不知重要时刻的火候把握,既可能以幻当真,走火入魔,练成;也会由于出偏而不懂纠偏,无病搞成有病,小病搞成大病而习练太极拳虽说也有很多的要点需要,达不到需要也会出现关节扭伤,健身成效不大明显的偏差,但决不至于出现像气功出偏那样的紧急问题因此,对普通人来讲,练太极拳比练气功相对稳妥安全
三太极拳应当体现气功之内涵
大家已经了解,太极拳的诞生是她表现着道家养生的动功,她的诞生原本是为道家养生服务的而道家拟定的养生办法,虽然一方面是利己的,但另外一方面却有“普济众生”的利众愿望不然张三丰祖师也不会有“欲令天下英雄豪杰益寿延年”的号召所以看着,太极拳不管她具备多少附带价值,但其本体价值还是在于养生中国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普及太极拳运动,其目的也就是为了增强全国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质,是为全民健身而服务目前全世界人民都喜欢太极拳运动,其出发点也是为了身体健康和长寿
然而大家需要正视如此一个近况,即,包括着气功内涵的古老传统太极拳,在历史传承的过程中,因为大部分民间传人出于防身与技击的需要,重视于技击技艺的传承,而忽略其内丹养生法诀的传承,导致从清代中后期以降,内丹养生的内涵在不少太极拳门派与传人中被剥离,得不到传承国家在推广普及太极拳运动过程中,组织的有关职员和机构,一方面受年代原因之限制,一方面也不大知道太极拳固有些本质内涵,再一方面所选取的拳种标本已无气功之内涵,所以,业经简化的各种太极拳皆属看重形体动作之技术型的太极拳此类太极拳虽强调拳息协调,形体协调,心情安详,与通常不参加体育训练的人,或参加一些运动幅度大违背生理科学的体育训练相比,确有不同一般的健身成效;但因拳气离别,有练无养,最后没办法获得最佳的最高级的养生之效所以从很多的状况来看,不少练太极拳者,有些练了十年八年,有些练了几十年,却连太极拳起码的经典要点都达不到,运动性致伤者大有人在,照样生病,照样短寿的大有人在与此相反,在不少传统的太极拳门派里,知其太极拳真谛的传人,无不把内丹养生的气功贯穿在练拳之中,因之无不获得高寿,尽享天年当代所知者,如杨式太极名家傅钟文赵斌先生,赵堡太极名家郑悟清先生,吴式太极名家吴图南杨禹廷李经梧先生,武式太极名家姚继祖先生,皆为获得高寿尽享天年之人目前精于内丹养生仍然健在的太极拳家,活到八十九十的仍大有其人
探究这类长寿之因,皆是拳气相合,性命双修可见,要使太极拳真的体现养生的价值和用途,需要使她返回到传统的本质内涵上去,与气功相结合
太极拳与气功相结合,实质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这是大家要另外讨论的话题
(注:著述者曾以此文于2004年十月28日在韩国全州国际太极拳联谊会上作论文报告)
(责任编辑孔德)
- 上一篇:口腔溃疡吃那些好 口腔溃疡可以吃瓜子吗
- 下一篇:初学瑜伽应筹备什么瑜伽铺巾必不可少
猜你喜欢
- 2024-02-20 不要遗弃太极拳的核心宝贝“心静”-魏坤梁
- 2024-02-20 武式太极拳之蓄力与吐力
- 2024-02-20 太极拳如何才算打好了-马权友
- 2024-02-20 太极拳推手对身法的需要
- 2024-02-19 太极拳的“内传小架”与“外传大架”
- 2024-02-19 杨式太极拳怎么样发力吐劲
- 2024-02-19 太极拳单练式的优点和效果-顾树屏
- 2024-02-19 太极拳的精华
- 热点排行
- 热门推荐
-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