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特米网-生活知识百科|生活百科小窍门|生活小常识大全|日常生活小窍门|生活常识百科宝典

特米网-生活知识百科|生活百科小窍门|生活小常识大全|日常生活小窍门|生活常识百科宝典

特米网 > 生活 >

“蛟龙号”完成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最后一潜

www.xingyicl.com 2024-09-12 19:25 生活

“维嘉海山是一座科研职员已经较为熟知的海山,但今天的下潜依旧让人印象深刻……海星、珊瑚等生物在海山山顶集中分布。”科考队员高伟参与了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最后一潜,走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载人舱,他激动地向中外科考队员推荐今天的下潜见闻。

9月11日,科考队员张珊对下潜中采集到的生物样品进行察看剖析。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船时11日13时51分,“蛟龙号”在西太平洋海域维嘉海山结束5个半小时的海底作业,载着潜航员赵晟娅、张奕及科考队员高伟,从水深1783米的海底上浮。船时15时10分,“蛟龙号”回到支持母船“深海一号”后甲板,标志着本航次科考的18次下潜任务圆满完成。

这是结束下潜返回“深海一号”船后甲板的“蛟龙号”(9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本次下潜带回的生物样品十分丰富,包含海星、海绵、黑珊瑚、海百合、海笔、海胆、海蛇尾等。下潜中还采集到16升海水、2块砾状结壳与底层沉积物样品,完成了环境参数测量,拍摄了很多海底视频资料。

这是下潜中采集到的金柳珊瑚样品(9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主驾驶赵晟娅告诉记者,今天的下潜中,“蛟龙号”在海底航行3.8公里,从水深2000米爬升至1783米。“大家在海山山顶发现了一只长有六个腕的海星,成为最后一潜的意料之外惊喜。”

9月11日,“蛟龙号”结束下潜返回“深海一号”船后甲板。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航次首席科学家、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主任许学伟表示,航次起航以来,“蛟龙号”已在西太平洋多处海山和海盆拓展18次下潜作业,搭载了数十名中外科学家探索深海。中外科考队员一同参航、一同下潜、共享样品、共享数据,有力推进了深海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研究。

9月11日,中外科考队员在下潜结束后合影。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来源丨新华网

Tags:蛟龙

猜你喜欢

热点排行
热门推荐
热门tag
恢复正常 招用 香菇 响沙湾 处理早恋问题 历史 何宝文 蔡蝶 中招 义乌 品种 夫子庙 感染 马先蒿 汽车站 双向 花花草草 褐灰色 玉泉 万州区 画好 门诊部 豆生 试演 前沿科技 百香果 心脏病 住宿 特色小吃 妾室 土地 早见沙织 温江 馄饨 氟哌酸 舒心 元魁塔 三种方式 凡士林 交易 烧鱼 双柏县 防治 袖钩 芍药 支付 怎样蒸馒头 纯铜 燕麦 火鸟蕉 通络 干卷 住房公积金 kaws 我市 腰果 刘彦伟 东王公 叶酸 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