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特米网-生活知识百科|生活百科小窍门|生活小常识大全|日常生活小窍门|生活常识百科宝典

特米网-生活知识百科|生活百科小窍门|生活小常识大全|日常生活小窍门|生活常识百科宝典

特米网 > 生活 >

再热就不礼貌了!今年夏季这么热真的是否正常

www.lechengjiaju.com 2024-07-20 16:23 生活

不了解大伙有没发现,每年都有人说今年是最热的一年。今年也不例外,从入夏以来,全国各地开启了持续持续的“上蒸下烤”的高温模式,无论是上下班还是旅游,不少人都要忍受着太阳的“炙烤”,苦不堪言。

今年有多热?

伴随全球变暖的加剧,全球高温热浪及其复合型气象灾害愈加凸显,叠加赤道中东太平洋ENSO事件,使得极端天气频数更密、强度更强、影响更广,同时,伴随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的转换,年际特点愈加复杂。

2022年(拉尼娜)南方高温尤为显著,2023年(厄尔尼诺)华北、黄淮等地高温热浪相继出现6次高温过程。2024年是厄尔尼诺次年,也是ENSO循环的转换年份,夏天末秋天初将出现拉尼娜状况,华北、黄淮等地高温呈现新的特点。6月8-16日,华北黄淮出现初次地区性持续高温过程,具备发生时间早、范围广、极端性强的特征。

2024年4月至6月,国内天气气候异常,气温高、降水多,极端天气频发。全国平均气温17.3℃,较长期同期偏高1.2℃,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值。全国平均降水量243.9毫米,较长期同期偏多17%,为历史同期第三多。

全国高温地区主要出目前新疆大部、华北南部与黄淮之间、海南及西南区域局部。6月8-16日间共有168个国家气象站达到或超越极端高温阈值,其中有20个站达到或超越历史极值。

今年华北黄淮首发高温过程较长期偏早4.7天,共持续9天。河北东南部、山东西部、河南东部、安徽北部高温日数均在5天以上。极端最高气温黄淮大部及河北南部、山西南部常见达38℃~40℃,河北东南部、山东西北部、河南中部等地超越40℃。京津冀晋鲁豫皖苏8省市35℃及以上高温影响面积约75.4万平方公里,影响人口约3.7亿人,其中40℃及以上范围达16.6万平方公里,有225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超越40℃,河南温县最高达(6月13日,43.4℃)。

从日最高气温的强度来看,4月1日至7月7日京津冀晋鲁豫皖苏共有26站超越42℃(有1站超43℃),而超越40℃的有228站(占32.6%)。而2023年华北、黄淮等地从5月28日到7月上旬。相继出现6次高温热浪过程,有17站超越42℃,并有4站超43℃(最强为河北平山43.7℃),超越40℃的有165站(占23.6%)。

近10年(2014-2023年),华北、黄淮区域十次地区高温过程(见附表),6月易出现地区高温过程。从极端性综合指标断定,2022年6月18-26日的高温过程极端性最强,2023年6月21日至7月4日的高温过程次之。

附表 上半年同期华北黄淮地区性高温过程

(2014-2023年)

到底哪年是最热的一年?

近年国内大范围高温热浪事件呈现增多增强态势。伴随全球气候变暖加剧,近年国内高温天气呈现出首发日期提前、发生频次增加、累计日数增多、影响范围变广、综合强度增强的特征。

全国地区高温天气过程初次发过生日期以每十年2.5天的速率提前。1981-1990年,高温天气过程平均最早发生在6月24日,2011-2020年间则提前到6月7日;2023年5月28日出现当年初次地区高温过程,比长期偏早16天。全国地区高温过程发生频次呈增加趋势,1981-1990年平均每年发生3.3次,2011-2020年增加至平均每年发生4.1次。

全国地区高温过程累计日数呈显著增多趋势,平均每十年增加4.8天(图1)。同时,平均影响范围不断扩大,1981-1990年平均影响258站,2011-2020年间则平均影响328站。地区高温过程平均强度以每十年6.2%的速率增强(相对于1991-2020年平均强度)。

图 1961-2023年全国地区高温过程累计日数

极端高温事件发生的根本缘由

6月中下旬至7月初一般是华北一带高温最集中出现的时段,此时华北雨季尚未开始,水汽输送较弱,以干热型高温为主,气温高、湿度小,易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重要原因是受国内性高压系统的稳定控制;重点区海洋暖水的协同用途和全球变暖及城市化等人类活动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大部分地区已观测到极端高温频率和强度增加,国内也历程了迅速的变暖,极端高温增强、增多、持续时间增加,特别是城市效应加剧高温强度与持续时间,人类活动对这类观测到的长期变化导致了可以分辨的影响。

1981-2000年间,京津冀历年6月1日至7月4日平均高温日数为4.8天,但在2001-2023年同期高温日数增加至6.3天,较之前增多32%。将来伴随全球升温加剧,国内遭受极端高温的风险将进一步增加,出现更多、更强且持续期更长、范围更广的高温热浪事件。

全球气候变暖及厄尔尼诺事件是导致一系列国内极端高温发生的要紧气候背景。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平均温度升高,高温天气的发生也趋于频繁。20世纪中期以来,国内气候变暖的幅度明显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极端高温事件增多增强或已成为新正常状态。除此之外,自2023年5月开始的厄尔尼诺事件现在已趋于结束,但其滞后性影响仍将持续,并且大概率在2024年夏天转变成拉尼娜事件。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通过海气相互用途影响全球大方环流并致使包含国内在内的全球各地气候异常。

阶段性大方环流异常是地区高温天气形成的直接缘由。国内东部区域的高温主要遭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暖高压的一同影响。在暖高压控制的区域,风靡下沉气流,天空晴朗少云,不容易成云致雨,太阳辐射强,近地面加热强烈,在高压系统异常强大且稳定保持条件下,极易形成持续性高温天气。

责编:王雪

Tags:气候

热点排行
热门推荐
热门tag
体毛 夹子 手机壳 傅振辉 胃黏膜 Seiko Matsud 玉盘 白萝卜 腰果 东区 道路 回廊 漠南 房屋租赁 谋略 中毒 韭葱 弃商 玄武岩 泡椒 商河 灵武市 诗词 六月飞霜歌词 万物 海竿轮 太古 度数 拭龟 小吃 土养 任洪斌 盘古 丧葬费 新生儿 刘远坤 石径 飞机 新鲜 预售票 倪宝铎 郁金 朱砂根 冯钢 政治 体力活动 管理局 派出所 擦浴 菜园 青城 九大 蘑菇 几天 たかなしりん 热血 刘庆朋 让子弹飞一会 脑卒中 制作成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