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米网 > 生活 >
近六旬的王先生烦透了,由于他九年前不了解得了什么怪病,反复出现突发意识丧失,自言自语,有时四肢还不断抽搐,有时又表现为情绪非常低落,曾辗转多家医院诊治,诊断不明,一度按癫痫、抑郁症等治疗,但治疗成效不佳,严重干扰生活水平,家人也提心吊胆。
病人日前症状第三发作,至湖南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内分泌科就医,发现病人最低血糖只有1.5mmol/L,内分泌科团队细致检查,抽丝剥茧,高度怀疑所有的元凶为胰岛素瘤引起的顽固性低血糖所致,遂健全腹部CT、磁共振检查,发现胰尾脾门处可见一个直径约2cm的占位。
于是启动多学科讨论,内分泌科、精神科、心理科、普外微创中心、消化内科等参与了会诊,一致觉得病人症状符合胰岛素瘤临床表现,肿瘤可定坐落于胰尾处,最好治疗策略是手术治疗。
经积极交流后转湖南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普外微创中心手术。考虑肿瘤地方不好,坐落于胰尾背侧,夹杂于脾门与脾动静脉之间,分支交通血管密集,容易导致副损伤,但为了最大限度保留病人胰腺及脾脏功能,在麻醉手术科的配合下,普外微创中心副主任医师周小兵、主治医师曾辉手术团队使用了全腹腔镜下保留脾脏和胰腺的胰尾肿瘤剜除术,成功保留了脾脏及胰腺功能。
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胰岛素瘤。术后王先生再没出现低血糖、癫痫、抑郁样症状发作,经过医护团队的细心照顾,顺利康复出院。
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陈丹丹介绍,胰岛素瘤早期表现为头晕、心悸及冒冷汗等低血糖症状,呈“Whipple三联征”表现,包含:1、自发性周期性发作低血糖症状、昏迷及其精神神经症状,空腹或劳动后发作;2、发作时血糖低于2.8mmol/L;3、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症状可立即消失。
因此,假如频繁出现空腹或劳动后发作的头晕、心悸及冒冷汗等症状要引起警惕胰岛素瘤,准时到专科就医,不要以为自己只不过单纯低血糖而延误了治疗。
胰岛素瘤的治疗难题在于术前定性及准确定位,部分胰岛素瘤多发且缺少常规胰腺内分泌瘤影像学表现,术前CT和MRI并不可以准确定性、定位,容易遗漏病灶。对于胰岛素瘤的诊断,除去常规CT和MRI检查外,还需要结合超声内镜、PET-CT检查及术中超声等其他诊断办法。
普外微创中心主任医师郭元平介绍,手术办法是治愈胰岛素瘤的最好选择,约90%胰岛素瘤为良性,手术切除肿瘤后获得治愈。与传统的胰腺体尾肿瘤手术不同,保留脾血管的胰体尾肿瘤切除术困难程度大,手术过程的难题在于把胰腺组织包绕的脾静脉离别开,保留脾动静脉。
这个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致使脾血管的撕裂,不但没办法保脾,还大概导致术中大出血,对术者的技术水平需要非常高,手术过程不容许出现一点差错。
此次使用腹腔镜微创完成手术。相比传统的开腹胰腺手术常需要20-30厘米的大切口,微创手术切口只有1.2cm长,可以明显减轻病人的痛苦,同时还能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本次诊疗,同时也体现了医院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下,针对疑难杂症的精确治疗水平。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普外微创中心 曾辉
关注@湖南医聊,获得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 上一篇:歼-35A真的来了!看战斗机是怎么样达成隐身的!
- 下一篇:没有了
猜你喜欢
- 2024-11-05 过了这个年龄,肌肉会迅速流失!不少人不注意,直到跌倒、骨折、不可以自理
- 2024-11-04 双眼睁不开,还一大一小,是生病了吗
- 2024-11-03 生酮饮食能“饿死”癌细胞2024年十月科学范围流言榜
- 2024-11-01 带你领略一种不同的“牙痛”——三叉神经痛
- 2024-11-01 指甲上出现菜鸟点真的是缺钙吗真要担忧的指甲是如此的……
- 2024-10-31 知道容易见到胃肠疾病 自查保护胃肠健康
- 2024-10-31 肠道内的细菌
- 2024-10-30 抑郁症有了居家治疗模式 经耳机电刺激大脑成效显著
- 热点排行
- 热门推荐
-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