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米网 > 科技 >
中国科学家日前借助APOGEE近红外恒星光谱巡天数据剖析,初次重构了银河系从内到外完整的恒星径向密度分布,直接测量结果显示“银河系比之前假定的更大”。有关研究成就已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学》上。
文章第一作者、云南大学中国西南天文研究所副教授连建辉介绍,基于新的恒星面密度分布,研究团队发现银河系半光半径(包括星系总光度一半的半径)几乎是之前估计的两倍(约1.9万光年),并和近邻同水平星系的半径基本一样,表明银河系在星系大小方面是一个典型的盘星系。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银河系是人类的家园。长期以来,研究职员可以通过观测很多可分辨的恒星,细致地剖析出银河系的演化历史,但对银河系的整体结构缺少明确认识。针对银河系结构研究的主要难点之一在于,太阳系几乎坐落于银河系的盘平面上,尘埃消光严重干扰了对于银河系主要部分(内盘和银心)方向的观测,“使得任何基于光学波段的天文观测都没有办法”。
“因为尘埃消光对波长较长光子的影响迅速变小,因此近红外波段的观测可以非常大程度缓解这一难点。”连建辉说,伴随近几年天文观测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大型近红外恒星光谱巡天的拓展,为解决这一难点提供了前所未有些机会。
研究职员基于国际首个大型近红外恒星光谱巡天APOGEE,对APOGEE巡天观测的不均匀性、尘埃和恒星的特质进行了综合剖析,初次系统重建了银河系中不同年龄恒星从核球到外盘真实完整的面密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银河系的盘结构在外盘地区符合经典的指数分布;然而在内盘地区,恒星密度几乎维持平坦,显著偏离外盘的指数分布。
“过去基于指数盘的假设,大家发现银河系的半光半径(约1万光年)比同水平星系偏小,属致密星系。”连建辉说,最新研究颠覆了这一假设,发展了银河系整体物理性质测量、银河系-河外星系交叉对比研究新的维度,将对银河系有关研究产生要紧影响。
策划制作
来源丨新华社
责编丨王梦如
审校丨徐来 林林
- 上一篇:电脑扩印课程
- 下一篇:没有了
猜你喜欢
- 2024-07-08 从“盖房屋”到“顶竹笋”,国内科学家首创晶体制备新办法
- 2024-07-01 “科学十问”寻求活动专家回话来啦!
- 2024-06-27 这6种“小病”,可能“拖”成癌症
- 2024-06-12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 食用豆专委会组织豌豆高产创建示范观摩与科普宣传活动
- 2024-06-12 中国科学家创造新型“保护剂”,脑组织冷冻18个月可复活!
- 2024-05-30 全国科技活动周|康复科技志愿服务走进息县
- 2024-05-28 科普常识:安眠药能随意吃吗是否会上瘾
- 2024-05-23 首届宁夏初中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三等奖作品展示:奇怪的美食探索
- 热点排行
-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