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特米网-生活知识百科|生活百科小窍门|生活小常识大全|日常生活小窍门|生活常识百科宝典

特米网-生活知识百科|生活百科小窍门|生活小常识大全|日常生活小窍门|生活常识百科宝典

特米网 > 植物 >

怎么让农作物不生病?

www.huifengyu.com 2025-02-28 16:36 植物

“阿嚏!”感冒了,好难受啊!

你肯定也生过病。有的病不严重,不用打针吃药也能好;有的病就没有那么好对付了,甚至要住院才能治好呢。

那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会生病,植物会不会生病呢?

如果气温、水分等环境条件不适宜,植物也有可能生病。另外,如果植物已经被有害微生物侵扰,高温、多雨等天气可能会让植物的病情更加严重。

植物像我们一样,也是会生病的。害它们生病的,主要是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这些家伙会偷偷侵入植物“身体”,夺取植物的营养,干扰植物正常生长。不幸被这些有害微生物感染的植物,可能会叶片变色、“身体”畸形,甚至枯萎死亡。

我们如果得了流行性感冒等传染病,会传染给其他人,植物得的一些病也会传染。许许多多的植物生长在一起,要是其中一些得了传染病,其他植物没法躲、没法逃,只能一起“共患难”。

如果重要的农作物得了传染病,那岂不是糟糕了?

可不是嘛。农作物集体生病了,产量就会大大降低。不仅农民白白辛苦劳作,很多人还会因此饿肚子呢。

这可不是夸大其词,就像鼠疫、霍乱等瘟疫一样,农作物的重大病害甚至会改写人类发展史呢。

比如,19世纪中期,爱尔兰暴发了一场可怕的马铃薯晚疫病,造成了严重饥荒。大约100万人在饥饿中可怜地死去;约200万人无法忍受饥饿,逃到了其他国家,形成了19世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移民潮。

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测算,目前,全球每年的粮食产量因病虫害减少20%~40%。农作物生病的后果这么严重,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它们不生病呢?

比较传统的办法,就是使用农药。可是,我们已经知道,农药使用得太多,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因农药残留等危害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

而且,有害微生物可不会乖乖地等着被消灭。如果长期使用农药,害怕农药的微生物会不断被淘汰,不怕农药的微生物会慢慢对农药产生抗性,并能将这种抵抗农药的特殊本领“传授”给其他微生物。这样一来,越来越多的微生物都不再害怕农药,农药就起不了什么作用了。

那该怎么办呢?科学家们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培育抗病品种。简单来说,就是要提高农作物自身免疫力,让它们天生就能抵抗病害。

科学家经过多年探索,研究出很多培育抗病品种的方法,其中,转基因育种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好方法。

科学家早就发现,不同农作物,容易得的病也不一样。就拿油菜来说吧,近年来经常得的一种病叫“根肿病”。光听名字就能想象得到,发病的油菜根部会肿起来。光肿起来还不要紧,关键是这会让油菜的根部没法正常从土壤中吸收营养。

让油菜得上根肿病的“罪魁祸首”是根肿菌。它们可以在土壤里过冬,等开春后继续传播,油菜很难摆脱它们。根肿病发病严重的田块,油菜甚至会绝收。更麻烦的是,这种病不仅会侵扰油菜,还会侵扰油菜的众多“亲戚”,比如萝卜、甘蓝、白菜、芥菜等。

根肿菌危害广泛,却给科学家们带来了意外的发现。他们从油菜的一些“亲戚”身上发现了抗根肿病的基因。科学家们利用转基因技术,把这种基因“转移”给油菜,让油菜对付根肿病的能力大大提高了。

不过,这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我国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张椿雨教授,为了改良油菜的基因,不断进行研究,花了近10年时间,才培育出了我国第一批能够抵抗根肿病的油菜杂交种——“华油杂62R”和“华双5R”。

2017年,由多名院士、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来到湖北枝江根肿病发病区调查,发现“华油杂62R”的发病率仅为1.2%“华双5R”的发病率甚至低至0%.专家组还查看了3个不带抗病基因的油菜品种,发现它们的发病率都在87%以上。这足以说明,“华油杂62R”和“华双5R”抵抗力超群.

除了油菜,科学家能让其他农作物也不爱生病吗?

当然啦。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接续努力,现在“免疫力”强的农作物品种越来越多了。

咱们来看看小麦。全世界的小麦都容易得一种病——赤霉病。这种病很严重,被称为“小麦的癌症”,是由多种镰刀菌侵染小麦引起的。生了病的小麦,身上会出现粉红色的霉层,体内也会产生毒素。这不仅严重影响小麦产量,还会危害人类和牲畜的健康。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科学家们为对付赤霉病可花了不少心血。

功夫不负有心人。山东农业大学孔令让教授团队,在对抗赤霉病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果。他们仔细研究了小麦的“近亲”——长穗偃麦草,从中发现了能够抵抗赤霉病的基因,并成功把这种基因转移到了部分小麦体内。经过改良的小麦品种,表现出了稳定的赤霉病抗性。这意味着,面对小麦赤霉病这道难关,人类已经跨出了关键的一步。

这一步迈得可真不容易。要知道,孔令让教授从事小麦育种工作已经有40年了。他为什么会这么关心小麦生病的问题呢?这是因为,他小时候,我国农业还不发达,和许多人一样,他也经常吃不饱饭,所以长大后,他坚定地走进了农业研究领域,做起了育种工作。他最爱听麦浪翻滚的声音,最大的心愿,就是要让中国人把自己的饭碗端得更牢。

研究小麦赤霉病取得的重大突破,不仅让孔令让教授实现了心愿,也让世界对中国科学家刮目相看。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科学家们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帮助很多农作物战胜了病魔。未来,在科学家的不断努力下,一定会培育出更多优良抗病品种,带来一个绿色安全的新农业时代!

Tags:农业技术科普图文植物抗病

热点排行
热门推荐
热门tag
电死 调目 发作 下端 心脑血管 新质生产力 放在 图标 环境保护 建筑学 家长 子房柄 适合 重塑 头痛 肺结节 花语 叶斑病 波多野和俊 流行时尚 王竞 葡萄皮 是由 丁波 不接受 旅行 周玉兰 出入口 冠心 寒冬 防治 难产 伊藤瞳 加油 疗法 用韭菜来 结构 胆源性 吴协恩 闭壳 胃癌 即墨 祁门 谷麦 万中良 永昌 叶县 英语四 榆钱 森林公园 氧化 龈炎 单眼皮 滤桶 奥体中心 肌腱 进入 伤寒 居民消费 电脑教程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