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特米网-生活知识百科|生活百科小窍门|生活小常识大全|日常生活小窍门|生活常识百科宝典

特米网-生活知识百科|生活百科小窍门|生活小常识大全|日常生活小窍门|生活常识百科宝典

特米网 > 医学 >

“医”说就懂丨老年人肌少性肥胖:藏在肉里的健康问题

www.huijvwang.com 2025-05-22 16:35 医学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一种常被忽视却具有高度健康风险的状态——肌少性肥胖,正悄悄威胁着越来越多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什么是肌少性肥胖?

肌少性肥胖是一种以肥胖和肌少症共存为特征的状态。在大部分肌少性肥胖的定义中, 将体重超过同性别、同年龄段参考人群的阈值作为肥胖的诊断标准。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人表面上看起来“胖”,但是身体肌肉含量过低、脂肪含量过高。这种状态在老年人中尤为常见,却常常被简单的理解为普通肥胖。肌少症主要表现为骨骼肌含量减少、肌力下降、身体功能受限,而肥胖则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两者合并,会显著增加代谢性疾病、跌倒、骨折、残疾、住院率和死亡率等风险。

老年人患肌少性肥胖的比例有多高?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肌少性肥胖在老年人群体中的患病率差异较大,全球范围内老年人群肌少性肥胖的患病率约为11%。在中国,据部分地区社区人群调查,60岁以上人群肌少性肥胖的患病率约为8%-14%,女性略高于男性。医疗机构或养老院中的老年人患病率更高,可达到20%-30%。尤其是在高龄、长期卧床、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群体中,肌少性肥胖的风险更为突出,亟需重视。

哪些是发生肌少性肥胖的原因?

肌少性肥胖的发生涉及多种生理、行为和环境因素,其形成机制相当复杂。主要危险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年龄增长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肌肉会出现流失,特别是从40岁开始,肌肉量以每10年约8%的速度下降,到了70岁以后流失速度更快。同时,因为基础代谢率下降,身体内的脂肪更容易堆积,尤其是内脏脂肪。

活动减少与久坐行为

老年人由于退休、身体机能下降或慢性疾病等原因,导致活动量显著减少,缺乏运动成为肌肉减少和脂肪堆积的温床,久坐不动也会显著影响代谢从而导致肌肉含量的减少。

营养不良或摄入不当

许多老年人饮食结构不合理,部分老人因为担心血脂高,过度严格的限制食物摄入,长期以往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从而出现肌肉含量过低。也有部分老人喜食高热量、高糖、高脂肪的食物,进而导致肥胖。

合并慢性疾病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阻肺、慢性肾病等慢病,会进一步破坏能量代谢平衡,影响肌肉合成与脂肪分布。

肌少性肥胖的危害有哪些?

肌少性肥胖的危害远超过普通的肥胖或肌少症,其影响呈叠加甚至放大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行动能力下降,跌倒风险上升,肌肉减少导致下肢力量不足、平衡功能变差,身体协调性差,大大增加跌倒和骨折的风险。

代谢异常增加:肌肉是能量代谢的重要器官,肌肉减少会引发胰岛素抵抗、血糖升高、血脂异常等问题,进而加重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风险。

慢性病和死亡率升高:研究表明,肌少性肥胖老年人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脑卒中等疾病的风险更高,住院率和死亡率也明显高于肌少症或单纯肥胖者。

生活质量下降:行动迟缓、易疲劳、独立生活能力下降,使得这些老人更容易丧失自理能力,严重的话还会带来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肌少性肥胖如何预防和干预?

虽然肌少性肥胖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健康问题,但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和早期干预,是可以预防或延缓发展的。

首先是规律的运动:运动是预防肌少性肥胖最重要、最有效的方式,推荐老年人进行抗阻训练及有氧运动来改善肌少性肥胖。抗阻训练包括哑铃、弹力带训练、坐站训练等,有助于增强肌肉质量与力量;有氧运动包括快走、慢跑、游泳、骑车等,可促进脂肪代谢,改善心肺功能。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并结合每周2-3次抗阻训练。

其次,建议进行合理的膳食摄入:

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如鱼、肉、蛋、奶、豆制品等,老年人每日蛋白质建议摄入量为 1.0克/公斤体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有肾脏相关疾病、疾病急性期的老人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酌情调整蛋白质的摄入。

避免过多精制碳水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多吃全谷物,像燕麦、糙米、全麦面包等,尽量少食用油炸食物、高糖高脂食物。

摄入足够微量元素:除了蛋白质及碳水的摄入,还建议根据个人情况补充微量元素,如维生素D、钙、锌等,这些微量元素也是维持肌肉与骨骼健康的重要因素。

正确的体重管理:目前公众都“以瘦为美”,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保持适当体重更为合适,不能过于肥胖,但也要注意防止体重下降过快而导致的肌肉大量流失,肌肉含量过少会导致对骨骼的支撑作用减弱,进而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后果。

管理慢性疾病:老年人常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而慢性疾病也会增加肌少性肥胖的患病风险,因此建议对慢性疾病进行定期监测,减少药物之间的副作用及药物对肌肉含量的影响,适当调整治疗方案。

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健康的心理状态:建议老年人尽可能做家务、参加社会活动、培养个人爱好等,维持正常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预防焦虑、抑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促进日常活动和饮食规律,从而间接改善肌肉与脂肪状态。

肌少性肥胖常常“藏在肉里”,不易被识别,这种状态恰恰是衰弱、代谢紊乱、疾病高发的温床。因此,应提升老年人对肌少性肥胖的认识,应鼓励老年人多活动、均衡饮食、规律体检。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张丽 副主任医师

审核: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研究中心马丽娜 主任医师

注意:封面图为版权图库图片,转载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Tags:高血压健康肌肉肌力

热点排行
热门推荐
热门tag
嵌入式 男性健康 半水龟 园内 卢庚戊 开滦 酸性 评价 法冬 打不开 刘会远 冬瓜 褐斑病 大豆卵磷脂 肚子疼 双十二 火煅 张京宇 日高里菜 水深 麝香酮 叶尖 视觉 西安市 凤凰鱼 山风 城关 虾青素 山楂茶 满城 text 中化 耷拉 印记 双流 轨道 鱼卵 入冬 佛珠 防灾减灾 北京路 临城县 新版 缴存 人伦 教育考试院 麻黄 刘宝玲 行李箱 摊位 肾结石 食醋 农村 乐火 牛幼崽 是一个 门窗 甲壳 国元证券股票 动物的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