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米网 > 生活 >
大伙好,我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自然保护工作者陈诗颖,非常高兴和这么多热爱自然、喜欢动物的大小朋友们相聚南京、相会红山,共话自然。想象一下,你手里握着一张通往自然世界的门票,而我便是带你穿越奇幻森林的向导。
今天,就让大家一块探秘那片被誉为“中国低海拔森林生态系统珍贵野生动物遇到率最高区域之一”和“世界本来的样子”: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树梢,照耀在懒洋洋的大熊猫身上,它们或打滚、或在竹林里穿梭觅食,小麂在林间跳跃,藏酋猴轻盈跃动,扭角羚成群在山坡上吃草,红腹锦鸡梳理着羽毛,这类画面听起来好不惬意!生命在这里诗意地栖居和自由地歌唱。
而这所有,都发生在唐家河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这里除去珍贵的野生动植物,春花的绽放、盛夏的清爽、秋叶的浪漫、冬雪的激情也装点着它全年的时光。
唐家河资源概况
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坐落于四川广元青川县内,是以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种类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万公顷。2021年9月30日经国务院批复成立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作为连接岷山山系北部大熊猫种群至关要紧的走廊地带,正式从保护区向大熊猫国家公园角色转变。
唐家河森林覆盖率高达96.15%,生物资源富集,有动植物3700余种,是大熊猫、川金丝猴、四川羚牛、绿尾虹雉等24种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和银杏、珙桐、红豆杉3种国家Ⅰ级保护植物的生命家园,拥有三国阴平古道、红军战斗遗址和海量原生景观。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为A级自然保护区,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门区域之一;被誉为“天然基因库”“生命家园”和岷山山系的“绿色明珠”。2014年入选世界自然保护网盟(IUCN)全球首批最好管理保护地绿色名录。
作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者,大家积极参与到资源保护、生态样线监测、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跨地区联防、森林防火、反偷盗猎职责使命的工作当中。
这类听起来非常简短的工作量,却需要唐家河的保护工作者们积极参与平时巡护,年复一年、日复1日的坚守和付出。自然保护工作者们要趟过那一条条河流、翻过那一座座高山、穿过那一片片密林,风餐露宿、跋山涉水、离得远远的城市、聚少离多,如此的平时也是唐家河动植物生灵守护者的真实写照。
让大伙这样甘之如饴的扎根大山,我想,除去那份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当属大家的“伞护物种”大熊猫了。
恐怕无人不了解,大熊猫是国宝,数目稀有。但不少人不了解,在历史上,大熊猫过去的分布十分广泛,就连北京都有过大熊猫的化石出土。但目前,大熊猫主要只分布在四川、陕西和甘肃的部分山系中。大多数见过大熊猫的人,应该只不过在动物园里透过人头攒动看到的。那样,真的在野外的大熊猫,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呢?
大熊猫的身材圆滚滚,是动物界里的黑白色彩搭配。由于爱吃竹子,它还有个别名叫“竹熊”。科学家发现大熊猫其实靠吃竹子里的蛋白质来供能,可以说,它吃的是草中之肉。大熊猫吃竹子的状况,基本是闷头往前吃,吃饱了就睡,有时一天仅仅活动四五百米。由于太懒?其实不是,这是它的一种存活方案,由于竹子的营养实在太低了,大熊猫为了防止非必须的活动,以此来减少我们的代谢水平。大熊猫喜欢午睡,下午12点到1点半左右,会习惯性地眯一会儿。
大家的员工在野外进行大熊猫监测,一般有两种较为常见的办法。一种是用“咬节区别法”来辅助大熊猫的研究。大熊猫吃竹子后,会把没办法消化的竹茎直接排出,科研职员依据这类竹茎上残留的咬痕深度、宽度等状况,可以判断是不是为同一只大熊猫所咬,进而推算大熊猫数目。如此的办法就叫“咬节区别法”。但大熊猫在有的季节只吃竹叶,也就不会在粪便里留下“咬节”,所以“咬节区别法”也是有弱点的。
另一种大熊猫监测的办法,就是大家目前更常用到的DNA测试法,即脱氧核糖核酸测试法。这是通过巡护员在野外采集到的大熊猫粪便中提取脱氧核糖核酸,因为不一样的大熊猫几乎不会出现相同的脱氧核糖核酸,这种办法基本可以判断和推导出更准确的大熊猫数目。
近年来,唐家河积极拓展大熊猫种群动态研究、大熊猫野外繁殖行为调查,已经连续三年在野外拍摄到大熊猫发情求偶行为,唐家河的熊猫求偶期一般在每年的3月到4月的中旬,也是野生大熊猫观测概率最高的时间段。据最新监测成就,截至现在唐家河采集大熊猫个体信息54只。
下面的这几张图,乍一看非常像复制粘贴,实则有肯定的信息量。其中一张图是在2024年拍摄到的画面;另外两张图,分别是在2023年3月27日和3月28日拍摄的。这是同一棵树,更是大熊猫的“相亲树”,大家的科研职员也会持续对这个范畴的生态环境、地区特点进行剖析研究。
唐家河自然教育
近年来唐家河自然教育呈现如火如荼态势,创建了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基地、四川省级科普基地。
大家对这里的292种动物进行科普,并对10余个场馆的硬件设施进行更新健全,打造了以自然科普教育中心为枢纽、自然博物馆为核心、五个科普馆、五个植物科普观测互为补充、七条自然科普解释说明步道为延伸的科普基础设施体系。
唐家河积极将科研成就转换为科普作品,制作《川金丝猴》《四川羚牛》等科普片10余个;结合唐家河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出版《世界本来的样子-唐家河鸟兽物语》,依托优质科普资源,不断持续丰富科普课程,累计开发野生动植物辨别、红外相机安装等科普课程26个,让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爱上了自然保护。
截至现在,唐家河结合“全国科普日”“自然教育周”等主题日拓展主题科普活动100余次,科普受众达10万人次。
我想今天也给热爱自然的朋友们种下一颗小小种子,假如将来你想在自然保护范围有更多的探索和实践,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欢迎你。除去渐进染色的山林,野生动物遇到指数也将迎来一年中最好观赏时节。
在此,大家诚挚邀请这里的朋友们、喜欢唐家河的朋友们、喜欢大自然的朋友们实地探访唐家河,感受这里的山光水色、四季流转,与山野精灵来一场不期而遇的邂逅!
- 上一篇:中国最好看的喀斯特,在哪儿
- 下一篇:没有了
猜你喜欢
- 热点排行
- 热门推荐
-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