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米网 > 生活 >
9月16日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生态环境部在16日当天公布,国内自1991年加入《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下简称《蒙特利尔议定书》)以来,如期达成了各阶段履约目的。履约30多年来,国内累计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总量约62.8万吨,占进步中国家淘汰量一半以上,同时累计防止了260多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温室气体排放,为推进全球臭氧层逐步恢复作出要紧贡献,也为减缓气候变化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
《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结于1987年,旨在通过采取全球行动逐步停止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和用。2016年,《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方达成《基加利修正案》,决定对致使全球变暖的强效温室气体氢氟碳化物(HFCs)推行管控和削减。据科学评估,国际社会履行《基加利修正案》管控需要,到2100年,最多可防止全球平均升温0.5摄氏度,气候效益十分显著。
生态环境部公布的资料显示,国内多措并举,推进HFCs履约管控,并获得积极进展。其中,通过推行配额许可管理,达成HFCs总量控制目的。2024年度,国内核发HFCs生产配额,用于国内用的配额分别折合14.49亿吨和6.4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相较2024年度配额总量分别压减4.04亿吨和2.6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同时,国内自2021年同意《基加利修正案》起,打造并严格实行HFCs进出口许可管理,每年拓展HFCs进出口审批近3万批次,阻止HFCs潜在非法贸易59批次,涉及HFCs数目折合约14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同时,国内还加大HFCs履约管控的科技研究。譬如,在山东长岛等地逐步健全HFCs和消耗臭氧层物质大方监测互联网建设,构建国内履约效果评估和预测预警评估体系;推进汽车、家用电器等行业加快HFCs替代品和替代技术研发,以履约推进行业转型升级等。
来源:科技日报
- 上一篇:宁古塔是古时候流放女犯人的地方 到底为什么这样可怕
- 下一篇:没有了
猜你喜欢
- 热点排行
- 热门推荐
-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