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米网 > 生活 >
2024年4月26日是第17个“全国疟疾日”,宣传主题是“预防疟疾再传播,持续巩固消除成就”。
疟疾是全球三大传染病之一,长期以来对人类健康导致了巨大风险,消除疟疾是全世界人民的一同愿望。2021年6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国内消除去疟疾,这是一项伟大的壮举!
Q:消除疟疾是不是意味着疟原虫从地球上消失了、大家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A:答案是相反的。
第一,消除疟疾具备地域性,在肯定地区内达成了无当地疟疾传播。但每个国家的疟疾时尚形势、卫生健康设施和经济条件等存在巨大差异,因此达成消除疟疾目的的时间进程不同。2022年,全球仍有85个国家和区域有疟疾时尚,因为外贸职员流动等缘由,对已经消除疟疾的国家和区域的人群健康仍构成紧急威胁。
第二,消除疟疾是针对人群中的疟原虫传播,非人灵长类动物疟原虫的跨物种传播依旧持续存在。目前已发现的疟原虫类型近300种,可以分为4大类。第一类是主要在人体寄生的疟原虫,包含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3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第二类是主要在其他非人灵长类动物寄生的疟原虫,有30多种;第三类和第四类则分别是在啮齿类动物和鸟类体内寄生的疟原虫,因为不会感染人类,这种疟原虫不会对公众健康构成威胁。
寄生灵长类动物的很多疟原虫都具备人兽共患性。恶性疟原虫是一种从寄生类人猿到成功适应人类的寄生虫。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已有多起自然条件下感染猿、猴或猩猩的报道。食蟹猴疟原虫则有自然感染人的报道。3日疟原虫和美洲猴巴西疟原虫在遗传上基本一样,甚至可以觉得是同物异名。诺氏疟原虫和吼猴疟原虫已经适应了在人类和非人灵长类动物身上发育,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甚至或许会影响全球消除疟疾的方案。
所有感染人类的疟原虫都是在非人灵长类动物身上发现的,他们反过来又可以作为传播给人类的宿主。另外,假如一些疟原虫获得突变,使其可以与人类的受体结合,那样或许会出现新的感染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疟原虫寄生到人身上。
这样来看,疟原虫不会由于消除疟疾目的的达成而在地球上消失,其对已经消除疟疾区域的人群,甚至全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将是长期存在的,大家不可对其掉以轻心。
不过,疟原虫需要通过与其长期进化、已相互适应的媒介按蚊才能传播,所以疟疾时尚具备由宿主限定的地区性,在非时尚区和消除疟疾区域,被疟原虫感染的几率为零。同时,作为真核单细胞微生物,疟原虫主要生活在温血动物宿主的红细胞内,一般情况下,应用10微升外周血就可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辨别出来,且目前多种多样的核酸测试技术可与时、准确地明确其虫种,从而达成精准治疗。
疟原虫在人类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之间的潜在传播
以上图片部分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与大家联系,将准时删除。
来源: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
- 上一篇:咖啡馆名字
- 下一篇:没有了
猜你喜欢
- 2024-03-14 珠海征兵内科需要
- 热点排行
- 热门推荐
-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