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米网 > 生活 >
下雨天最怕的是什么?不少人会回答是雷击。
在不少人传统的认知中,电闪雷鸣的天气下,一旦被雨水淋湿,大家的身体就会变得像一块“磁铁”,愈加吸引雷电的“目光”。毕竟,天然水不是电的导体吗?因此,在雷电交加的日子里,大家一旦被雨水淋湿,心里的焦虑又会多加了几分,急忙要去探寻避雷的场合。然而,近期有一项研究却颠覆了这种认知——
下雨天最怕雷击
最近,《科学报告》杂志刊登了一项研究,该研究显示,科学家们发现当头部处于湿润状况时,遭到的电击伤害可能远低于干燥状况。与未被大雨淋湿的状况相比,被大雨淋湿可能将雷击后的存活率提高70%~90%。这意味着雨水可能并不会增加雷击的风险,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可能起到了保护用途。
惊不惊奇?意不意料之外?!
被电击的人头模型
那样,这项研究是通过哪种实验得出结论的?还不要说,实验过程还挺有趣!
为了探究真相,研究职员依据手中学会的CT扫描数据,用一种叫“琼脂糖”的神奇材料精心塑造了两个人头模型。他们不只仿制出了人的大脑、颅骨和头皮的结构,还巧妙地通过掺入不同比率的氯化钠、碳黑和石墨,使相应结构具备了与真实状况相同的电导率和相对介电常数。这就像是给模型涂上了“魔法涂料”,让它们拥有了和真人一样的电学特质。
干燥(左)和被大雨淋湿(右)状况下受电击的人头模型(图片来源:原论文)
接着,研究职员用1种配备4个独立电极的装置,对分别模拟干燥和湿润状况的人头模型进行了10次高达42kA电流和12kV电压的电击测试!
察看数据表明,虽然被大雨淋湿遭遇雷击时,头部的总电流强度会大大增加,但由于在头部遭到电击后的初始阶段,电流均主要存在于头皮,第二是大脑和颅骨。当头皮干燥时,头皮中的电流占到总电流的81.3%,而一旦头皮变得潮湿,这一比率则升高到了90.3%,平均电流也几乎翻倍,从733.4A跃升至1410.3A。然而,让人惊讶的是,尽管总电流增加了,但流经大脑的实质电流反而降低了,平均减少了12.5%,比能量更是减少了32.5%。
电击结束后,研究职员对比了干燥和被大雨淋湿的人头模型。他们发现,干燥的头部模型在电击后遭到的损害更为紧急:不只出现了9个明显的电击痕迹和4条裂缝,模型的手感也变得干燥而凹凸不平。这类模型原本应该是柔软湿润的,就像真实的皮肤一样。
相比之下,“被大雨淋湿”模型就幸运不少,只出现了4处小穿孔。因此,研究职员推断,“被大雨淋湿”后被雷击,头部的烧伤将主要出目前头皮部位,而不是大脑之中,风险程度相对较低。可见,同样是被雷劈,相比于干燥状况,被大雨淋湿能对大脑起到一定量的保护用途,不只减少了电流,还降低了热损伤和机械损伤。被大雨淋湿可能不是坏事,至少对于保护大脑免受雷击伤害来讲是如此。你看,大自然的奥秘真是无穷无尽啊!
研究并不是个例
值得一提的是,有关实验并不是个例。早在1986年,就有研究职员做了一项动物实验,他们研究发现,当动物皮肤干燥时,它被雷击后的存活率只有30%,但假如皮肤潮湿,存活率居然能提升到50%!
科学家们猜测,被大雨淋湿可能真的是根“救命稻草”。除去前面说过的那些缘由,皮肤上的水还有个“超能力”——它能通过蒸发带走热量,让身体不那样热。想象一下,就像你在热天里喝了口冰饮料,感觉整个人都凉快多了!而且,这类水蒸气还可能把雷电的力量稍稍带离身体,让大家少受点伤。
所以,虽然被大雨淋湿有时挺烦人的,但在雷电交加的时候,可能它能成为你的“小护盾”。当然啦,大家也不可以故意去被大雨淋湿求保护,毕竟安全才是非常重要的。但,知道了这类科学小常识,至少能让大家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心里更有底气。
雷雨天的小秘诀
雷电之威,不可小觑。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应付手段,大家可以有效地减少雷击风险。
雷雨天气里,防止进入开阔地带和高地(特别是在这类地方用通信工具)、离得远远的大树和高大建筑物这类都是知识。
雷击惊魂
与金属物体维持一段距离也是尤为重要的。金属具备好的导电性,容易吸引雷电击中。因此,雷雨天里,在户外,大家应离得远远的输电线、铁塔、旗杆、金属栏杆、铁丝网等物体;身上的金属装饰品,譬如项链、耳环等,也最好摘下来。就算在室内也要尽可能离得远远的墙壁、门窗及可能引入雷电的金属设施等。
那到底是不是应离得远远的水呢?水本身并不吸引雷电,大家是不是容易遭受雷击更多地取决于他们所处的地方和环境原因,而非是不是被大雨淋湿。但因为水的导电性,或许会成为雷电传导的通道。人体在水中或挨近水源时,尤其是在游泳池、海滩或湖泊等开阔水域附近,需要格外警惕,雷电或许会通过水面传导,增加雷击的风险。
尽管雨水可能能够帮助减少雷击伤害,但它绝不是防雷的安全手段。所以,下次再遇见雷雨交加的天气,别慌张,别害怕,镇定从容地防止雷区,找个安全的避雷场合吧!学会这类科学预防雷击的小秘诀,叫你在雷雨天也能过得更安心舒适。
- 上一篇:黑暗觉醒方法有哪些用
- 下一篇:没有了
猜你喜欢
- 2024-03-13 微塑料-年代的“隐形”故人|2023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科普创意大赛出色作品选登
- 2024-03-12 首届宁夏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二等奖作品展示:将来的食品Ⅱ
- 2024-03-08 2023年“药学科普作品”征文展示 丨地黄丸家族的自白
- 2024-03-05 “动物遗存”“文物和文化”与公众考古及其他——评《动物寻古:在生肖中发
- 热点排行
- 热门推荐
-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