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特米网-生活知识百科|生活百科小窍门|生活小常识大全|日常生活小窍门|生活常识百科宝典

特米网-生活知识百科|生活百科小窍门|生活小常识大全|日常生活小窍门|生活常识百科宝典

特米网 > 生活 >

“不疯魔不成活”!鼬鼬们怎么样演化出你想象不到的“软实力”

www.ziyubo.com 2024-03-11 16:24 生活

在这个人类不时发疯的年代

有的动物的精神状况可谓遥遥领先

由于它们早已把失常当成了平时

“给鸡拜年”的黄鼠狼

不服就干的“平头哥”

爱揉脸的海獭

东北三宝的貂

它们都来自同一个家族

鼬[yòu]科

(Mustelidae)

(黄鼠狼是黄鼬的俗称,平头哥是蜜獾的网名,东北的貂皮刚开始来自紫貂,图片来源@刘璐李艳霞视觉中国,制图@张琪月/星球研究所)

鼬科成员的差异之大

叫人非常难相信这是一家

它们是物种最多样的食肉类家族

最小的瘦小如鼠

却可以猎杀野兔

(伶鼬捕食蜥蜴、伶鼬猎兔;伶鼬是体形最小的鼬科动物,体长13~26厘米,体重30~70克,图片来源@视觉中国Alamy)

最大的与狼相当

却可以干倒鳄鱼

(巨獭与鳄鱼;最大的鼬巨獭体长可达2米,体重可达32千克,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最小与最大

轻重悬殊竟达1000倍

它们也是适应力最强的食肉类家族

足迹广布森林、草原、江海

(鼬科分类尚存在争议,现在分为8个亚科,20多个属,50~70个物种,从炎热荒漠到极寒之地都有分布;传统分类中的貂亚科现已基于分子生物学证据被归入貂熊亚科,图片来源@视觉中国@AlamyWikimedia Commons,制图@张琪月/星球研究所)

但无论差不要再大

它们都有一同点

古灵精怪

乃至疯癫

见者无不感叹

“脑回路不太正常”

“一刻都闲不下来”

(“鼬”疯了一个;一只白鼬在四处乱窜;上文引自对动物保护工作者的采访,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鼬家族为什么这样狂放不羁?

由于它们底气十足

骨子里透着灵动

脑子里尽是机巧

灵巧

鼬科成员大多身材小巧、体美腿短

作为鼬科代表的鼬属物种特别这样

伶鼬、白鼬、黄鼬、香鼬、艾鼬……

在家猫面前都显弱小

它们就像拉长版的鼠

而腿却缩得极短

这样反差让它们看着

“怪”可爱的

(白鼬**、**伶鼬;白鼬和伶鼬十分相像,毛色都会随季节变化,但白鼬的尾巴更长,且尾尖是黑色的,古时被叫做“扫雪”,图片来源@Alamy)

虽然身体比率极不协调

但鼬属成员却异常灵动

如弹簧般伸缩自如

“社会摇”都不如它丝滑

这类“永动机”一刻不停

上一秒刚蹿到树上

下一秒就钻进地下

令猎物猝不及防

枝头腾跃令飞禽心惊

钻洞挤缝令走兽胆颤

(艾鼬捕鼠兔、香鼬[Mustela altaica]捕鸟;多数鼬科动物以小型哺乳类、鸟类、昆虫等动物为主食,也会吃植物的浆果、块根等,摄影师@雪松邢睿)

鼬形如家鼠

却心有猛虎

猛禽来了都敢上前驱赶

赌的就是你没我灵巧迅猛

伶鼬是世界上最小的食肉动物

小到人类一掌就能握下

却以大小相当的鼠类为主食

甚至能猎杀体重是自己10倍的野兔

(一只处于换毛期的伶鼬在捕鼠,图片来源@Alamy)

生活在草原上的艾鼬

长相花哨但本事不小

能捕比自己粗壮得多的旱獭

(请横屏观看,“哎呦!你干什么”,艾鼬体长29~56厘米,以啮齿类、鼠兔和鸟类为主食,图片来源@Alamy)

平均体形更大的貂属物种

杀伤力更是不容小觑

相比鼬属物种

它们的嘴巴和耳朵更尖

精灵般的紫貂在雪中蹿跳

伺机偷袭松鼠、野兔、雉鸡

甚至是麝等小型有蹄类

(紫貂的毛并非紫色,只不过在阳光下有的泛紫;它的毛发浓密,冬天可达近2万根每平方厘米,摄影师@关晓东)

比家猫略大的黄喉貂

更是大小通吃

菜谱包括从鼠类到有蹄类

乃至豹猫等小型猛兽

(“我来也!”黄喉貂可以猎杀林麝等有蹄类,有时也会采集野果,图片来源@Alamy)

鼬科成员不只在陆地上迅猛如箭

爬树钻洞无孔不入

在水中同样游刃有余

以江海为家的水獭亚科成员特别这样

它们是最适应水陆两栖的哺乳动物之一

(亚洲小爪水獭的趾爪细小;水獭亚科共有7属13种,包含海獭,中国有3种,分别是欧亚水獭、亚洲小爪水獭和江獭,图片来源@Alamy)

脚上长蹼、粗尾如桨

入水如游龙

抓鱼捕蟹不在话下

是水猴子传说的最大“嫌疑犯”

(正在捕鱼的欧亚水獭,它们是在中国分布最广的水獭,摄影师@雪松)

是什么赋予了鼬科成员这样身手?

柔韧的身躯是它们的灵动之源

仿佛没骨头

它们的身体可如流体般随便扭曲

在各种状况之间无缝切换

弯成圆环,360°流畅急转

拉成直筒,钻狭洞势如破竹

(鼬才是“真流体”,鼬科动物如蒙眼貂[Mustela putorius furo]在钻洞时身体可拉直伸长30%,且不影响行动速度;蒙眼貂又称“雪貂”,是人工驯化后的林鼬[Mustela putorius],制图@张琪月/星球研究所)

这都得益于它们特殊的脊柱结构

比多数哺乳动物更薄的棘突

降低了脊椎之间的妨碍

让整个身体可以伸直或对折

柔韧如橡胶

(鼬的脊柱结构示意图,制图@张琪月/星球研究所)

除去“主干”特化

鼬科成员的“配件”也演化得更精巧

可以灵活适应各种环境

在水下

水獭的双眼可以改变形状

凸出晶状体变成“泳镜”

将光线聚焦到视网膜上

速度再快都能明确地锁定目的

(水獭适应潜水结构示意图;为适应水下活动,水獭还长有脚蹼,并且能在水下自动关闭鼻孔和耳孔的瓣膜,起到防水成效,制图@张琪月/星球研究所)

在陆地上

鼬的小耳朵和小短腿降低了钻洞的妨碍

它们在洞穴中匍匐前进的速度

几乎与在地面奔跑无异

(请横屏观看,洞穴中“阴暗爬行”的白鼬,图片来源@Alamy)

这样急速的行动还必不可少强大的“引擎”

白鼬的心率可达每分钟500下

等于人类的5~8倍

猎物一旦被鼬盯上

就得被迫进行一场越野马拉松

再欢脱的兔子也会被追得筋疲力尽

直至束手就擒

别看鼬体形小

却拥有一击致命的咬合力

由于它们的头骨同样精巧

(一只白鼬探出头,冬天白鼬会变成白色,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鼬科动物的颅骨相对长

能让负责发力的颞[niè]肌更充分地附着

而负责咬合的颌[hé]骨相对短

如此力量传输的损失更小

再配上前端尖而长的犬齿

便能集中力量,直击要害

假如把伶鼬放大到与老虎相当

伶鼬的咬合力将会胜出

(鼬与老虎头骨结构对比示意图,制图@张琪月/星球研究所)

鼬家族身板不大

却可以成为猎手中的佼佼者

不只胜在灵巧矫捷

还赢在怪招频出

精怪

毕竟受体形所限

鼬科的物理攻击不算强大

但它们善用旁门左道

如精怪般“诡计多端”

它们时刻维持着机敏状况

时而蹦跶,时而停下

直立身体四处张望

这是在察看四周

伺机而动

(一只四处张望的白鼬,图片来源@Alamy)

当别的掠食者在强化物理装备

它们却在闷声制造“生化武器”

肛门处的臭腺可以释放恶臭

“闻”者落泪

见者眼黑

(扬起尾巴的鼬獾;大部分鼬科动物,如鼬獾、蜜獾都具备臭腺,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大部分鼬都会这项初级技能

用于标记猎物和领地

甚至不损一丝毫毛就能击退入侵者

而高阶玩家擅长合作

巨獭活跃于南美的河流沼泽

近两米的体长为鼬科家族之最

面对鳄鱼的威胁

巨獭全家齐心协力

从水下攻击凯门鳄柔软的腹部

硬是干倒了凶悍的天敌

无愧“河狼”的称号

(巨獭是鼬科中不多见的社会性动物,家庭凝聚力最强,亲属们会一块帮忙照顾幼崽,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而海獭作为最“重量级”的鼬

体重可达45千克

却以“揉脸萌兽”出名

(“洗啊洗啊洗白白”,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它们拥有哺乳动物中最密的毛发

需要频繁清洗来保持保温成效

(海獭每平方厘米的皮肤上有10~40万根毛发,而人的头发密度只有不到200根/平方厘米;它们总在揉脸理毛是为了将空气维持在毛发中,同时将皮肤分泌的油脂抹匀,以保持皮毛的防水保温成效,图片来源@Alamy)

为了防止被海浪冲走

海獭们与伙伴们手拉手

或者用海藻缠住身体

再安然入睡

(海獭们躺在海面上手拉着手,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而对海獭孩子而言

母亲的怀抱就是最好的避风港

(一只海獭孩子躺在母亲的怀抱里,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鼬科动物不只会和相同种类合作

还了解跨物种合作

美洲獾和郊狼就是一对老搭档

前者更善于打地道战

后者更善于急剧追击

于是一个钻洞赶出猎物

另一个洞口守株待兔

强强联合提升了捕猎成功率

(美洲獾[左]与郊狼[右]合作捕猎啮齿动物有多次察看记录,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而鼬科中最精怪的一批已经掌握了用工具

这项技能早就不是灵长类的专用

海獭偏爱难啃的海胆和贝类

然而它们并没足够的力量破壳

于是它们掌握了巧妙借势

拿块石头仰卧在海面上

上演“胸口碎贝壳”

(海獭用石头砸贝壳;海獭一生中的大多数时间都在海面上活动,后脚掌特化成鳍状,腋下还有个毛皮褶皱形成的“小口袋”,可以用来装石头,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它们的工具不限于石头

而是就地取材

瓶罐、船身都能上手

(“来碰个杯吧”一只握着易拉罐的海獭,自然状况下拍摄,仅作示意,图片来源@Alamy)

而“平头哥”蜜獾不只四肢发达

头脑也非常发达

已经会用工具与人类斗智斗勇

(“我就是传闻中的平头哥!”,图片来源@Alamy)

在非洲的一家动物康复中心

蜜獾史托菲尔又一次翻出围栏

它因屡次骚扰其他动物被单独分隔

聪明的它早已能熟练地打开门闩

围墙高筑?

它就搬石头踮脚

清掉石头?

它竟趁下雨滚泥球踮脚

树枝、耙子、铲子、汽车轮胎

任何东西都可能成为它的越狱工具

(“溜了溜了”;情节来自《蜜獾 毁坏大师》纪录片,下图仅作示意,图片来源@Alamy)

鼬科成员不只身体好动

脑子也在一刻不停运转

它们对所有充满探索欲

总在不断挑战新事物

进阶出新技能

这类古灵精怪的家伙

一辈子放荡形骸

即便困住它们柔韧的身体

也困不住它们不羁的“灵魂”

更有甚者

已经不可以只用精怪形容

而是到了疯魔的程度

疯魔

黄鼬自古以来就是志怪故事里的常客

江湖人称“黄鼠狼”“黄皮子”“黄大仙”

(黄鼬因善捕鼠、毛皮黄,俗称“黄鼠狼”“黄皮子”,在民间被奉为五大伙仙中的“黄仙”,又称“黄大仙”,摄影师@张波)

它们常在夜间伏地而走

鬼鬼祟祟溜进农家院舍

大肆杀鼠偷鸡

留下“尸横遍地”

(黄鼬是捕鼠能手,但也会捕食家禽等鸟类;下图仅作示意,摄影师@马超)

这种大开杀戒的行为

被叫做“过捕行为”

即一次杀死远超食量的猎物

(猎豹追捕汤姆森瞪羚;猎豹、狼、赤狐等多种捕食者都存在过捕行为[surplus killing],可能是出于掠食者的本能,或以备以后所需,尚无定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欧亚水獭也是“惯犯”

这类鼬中“钓鱼佬”以捕鱼为乐

还要在岸上“显摆”战利品

这被古人当作是在祭祀天地

“獭祭”传说由此而来

(早在唐代,古人就曾驯养水獭捕鱼,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杀疯了”的鼬还敢“越级杀怪”

当娇小的白鼬遇见野兔

就像小矮人遇见巨人

对后者好像构不成威胁

可忽然白鼬就像着魔了一样

开始疯狂“蹦迪”

黑色的尾尖在空中飞舞

愈加吸引兔子的注意力

(野兔是白鼬的主要猎物之一;下图仅作示意,图片来源@Alamy)

在这样狂野舞姿面前

兔子彻底懵了

而白鼬一边施展“鼬”惑

一边悄悄挨近

最后一口将兔子拿下

(请横屏观看,不同季节的白鼬毛色不同,后背冬天白色,夏天棕黄色,下图仅作示意,图片来源@Alamy)

小型鼬就有这样杀伤力

中大型鼬一旦发疯

更是令猛兽生畏

狗獾是个出色的地道工程师

它们的爪子长而锋利

十分合适挖洞

(狗獾的爪子既能挖居住的洞穴,也能挖掘蚯蚓、植物块根等食物,图片来源@Alamy)

心情好时它们会让赤狐、貉来借住

但发起疯来也毫不留情面

把房客赶出家门

甚至抄家夺命

(请横屏观看,欧洲狗獾与赤狐有时会形成互利关系,前者为后者提供干净的洞穴,后者则为前者留残羹剩饭;狗獾有时还会杀死寄住家里的赤狐幼崽或貉,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金刚狼的原型貂熊

拥有陆生鼬科动物中最魁梧的体格

看起来就像披着貂皮的小熊

一般情况下貂熊是个机会主义者

它们会跟在棕熊、狼、美洲狮等掠食者身后

等吃剩饭或者索性抢饭

有时它们也会自己动手

凭借一股疯劲

小到狼都不屑的老鼠、松鼠

大到美洲狮都不敢妄动的驼鹿、驯鹿

在它们眼中都是食物

(貂熊又称狼獾,体长65~113厘米,比狼略小,有储存食物的习性,科研职员曾在一个貂熊洞穴中发现过二十多只赤狐和一百多只雷鸟,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而最出名的网络红人“平头哥”蜜獾

更是疯到命都不要

曾被吉尼斯纪录评为

“最无畏的动物”

(蜜獾会吃所有它们能获得的食物,小到昆虫,大到狼,也会翻找人类的垃圾,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狮子、豹子、鬣狗这类草原霸主

个头是蜜獾的数倍到数十倍

体形处于劣势的蜜獾好像只能夹缝求生

但蜜獾不只不小心避开它们

反而硬要上前挑衅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即便被围栏隔开

蜜獾也要挖地道过去找狮子麻烦

蜜獾虽偏执却不是鲁莽硬刚

而是刚柔并济、有备而来

(请横屏观看,有记录称蜜獾曾驱退7只狮子的围攻,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毕竟是鼬科动物

蜜獾比大块头们更灵巧机敏

它们总能飞速从对手胯部钻出

专攻其弱点

而对手想要反攻却是难上加难

“平头哥”的平头光溜平坦

短耳隐蔽在平头两侧

让对手非常难抓住弱点

粗厚松弛的皮肤令对手很难下口

就连上百只蜜蜂围攻也非常难蛰破

因此蜜獾可以毫无顾忌地破坏蜂巢

畅享蜂蜜自助

(蜜獾脖子处的皮肤有6毫米厚,连豪猪的刺都很难扎穿,图片来源@Alamy)

疯狂的蜜獾不只不怕蜂蛰

还会把毒蛇当“辣条”

拿剧毒的黑曼巴蛇打牙祭

它们对蛇毒有肯定抵抗力

但“平头哥”也并不是百战百胜

无畏有时也要付出生命代价

(蜜獾也有失手落入狮口,或者被毒蛇毒死的时候,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不疯魔不成活”

灵巧身躯配上机智头脑

再点上无畏的勇气之火

鼬科成员的小小身躯才能迸发出这样疯劲

在残酷的存活角逐中夺得一席之地

相比鼎鼎大名的猫科、犬科猎手

它们的天生“硬件”并没达到顶配

却将“软实力”演化得登峰造极

这一刻还是小可爱

下一刻就变疯魔怪

(“鼬鼬我啊,你别想猜透”,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你永远没办法预测它们下一步想做什么

由于它们总在打破常规

让人匪夷所思

而这正是鼬家族的存活之道

巧是随机应变

怪是出奇获胜

疯是以攻为守

不求战无不胜

但求不留遗憾

(“今天整点什么活呢?”一只蹦得欢快的狗獾,图片来源@Alamy)

大自然赋予生命无限可能

可从不追求完美

正是这类外表看上去弱小

却灵动无畏的身影

让大家看到

生命可以这样肆意鲜活

(“鼬家族,永不退缩!”,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制图@张琪月/星球研究所)

本文创作团队

撰文:镜子

图片:张钊海

设计:张琪月

地图:张松楠

审校:古月户李冰糖高俪倩

封面来源:李艳霞视觉中国Alamy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韩雪松

【参考文献】

[1]Macdonald, David W., Chris Newman, and Lauren A. Harrington (eds), Biology and Conservation of Musteloids (Oxford, 2017)

[2]Law C J, Slater G J, Mehta R S. Lineage diversity and size disparity in Musteloidea: testing patterns of adaptive radiation using molecular and fossil-based methods[J]. Systematic Biology, 2018, 67(1): 127-144.

[3]Monakhov V G. Martes zibellina (Carnivora: Mustelidae)[J]. Mammalian Species, 2011, 43(876): 75-86.

[4]Minta S C, Minta K A, Lott D F. Hunting associations between badgers (Taxidea taxus) and coyotes (Canis latrans)[J]. Journal of Mammalogy, 1992, 73(4): 814-820.

[5]Kloskowski J. Otter Lutra lutra damage at farmed fisheries in southeastern Poland, I: an interview survey[J]. Wildlife Biology, 2005, 11(3): 201-206.

[6]Yilmaz S, Dinç G, Toprak B. Macro-anatomical investigations on skeletons of otter (Lutra lutra). III. Skeleton axiale[J]. Veterinarski Arhiv, 2000, 70(4): 191-198.

[7]Hartstone‐Rose A, Hertzig I, Dickinson E. Bite force and masticatory muscle architecture adaptations in the dietarily diverse Musteloidea (Carnivora)[J]. The Anatomical Record, 2019, 302(12): 2287-2299.

[8]Jedrzejewska B, Jedrzejewski W. Seasonal surplus killing as hunting strategy of the weasel Mustela nivalis-test of a hypothesis[J]. Acta Theriologica, 1989, 34(12-28): 347-360.

[9]Kruuk H. Surplus killing by carnivores[J]. Journal of Zoology, 1972, 166(2): 233-244.

[10]张璐,范朋飞.中国水獭保护近况及珠江口水獭种群重建探讨[J].兽类学报,2020,40(01):71-80.DOI:10.16829/j.slxb.150345

[11]朱博伟,王彬,冉江洪等.黄喉貂日活动节律及食性的季节变化[J].兽类学报,2019,39(01):52-61.DOI:10.16829/j.slxb.150178.

[12]BBC纪录片《自然世界:顽强而无畏的鼬家族》2022

[13]BBC纪录片《自然世界:蜜獾-毁坏大师》2014

[14]BBC纪录片《自然世界:超能水獭》2017

Tags:海獭

热点排行
热门推荐
热门tag
任和 蜂蜜 苹果怎么截图 百合 猴痘 银川 车站 固本 海马 益鸟 药膏 殖质 脱脚 姐弟恋 东方小说 瓜葛 爆缸 哈密瓜 念珠菌感染 树状 养源斋 失衡 地域性 南湖 黎明 发臭 光源 生产 伊巴卡 帝梓元 正常 唇膏 徒长 公告 维他命C 桥本 皮皮虾 治愈 卢勇 伊瓜 乐曼多 空气 东方新报 学校招生 大象 木海 教育局 重紫 下盐 外地 叶柄处 东方谷 中成药 所得 书房 妇幼 个月 天全 安佳动物黄油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