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米网 > 生活 >
近期,一段藏马熊冲向游客的视频在互联网上引发热议。
事情发生于西藏那曲市譬如县的萨普旅游景区。据员工介绍,当时游客不考虑劝阻,私自投喂两投藏马熊,其中一头上前抢游客手中的食物。这两头藏马熊过去都没伤人,但考虑到野生动物的危险性,他们计划将这两头熊迁走。
投喂野生动物,对动物、对生态、对人类自己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行为。投喂会干扰动物的健康,破坏种群和生态的平衡;当动物为了吃的挨近人类,不只会让病菌在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播,还可能咬伤、扑伤人类——更不要说藏马熊这种“一巴掌就或许会弄死人”的猛兽。
藏马熊也就是西藏棕熊(Ursus arctos pruinosus),是棕熊的一个亚种。藏马熊可能是藏区人民最不喜欢的动物,它会扒房屋,甚至曾杀死人。这是一个比投喂更棘手、更复杂的矛盾,但大家还是找到了一些方法。
“快回来看看,你们工作站被棕熊扒了!”天刚亮,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驻青海昂赛的员工刘馨浓就被电话吵醒了。听筒另一头的牧民邻居曲南大哥声音透着惊恐。
时间回到前一天晚上。一头硕大的棕熊徘徊在山水昂赛工作站的门外。这是一栋橙色的铁皮集装箱建筑,门窗镶着铁板,特别结实。棕熊盯上它好几天了,确认里面的人一直没回来。终于,它下定决心做个贼。
案发现场丨刘馨浓
于是,大棕熊借用阳台的栏杆,鬼鬼祟祟地爬上了屋顶。它看到房顶上有一面玻璃破了,临时搁着一块木板,留有缝隙,于是站在木板上,嗅探着里面的味道。它期望在里面找到肉,找到酥油,找到糖……但第一得想方法进来。
“咔嚓……砰!”进门的问题忽然被解决了。木板没办法承受熊的体重,决定第一投降,就那样被压破了!棕熊掉了下去。不巧的是,那下面有一个铁炉子,沉重的熊身摔在了上面,当时就让它受了伤,流了一滩血。这下可把熊给吓坏了,它目前不需要再考虑如何进屋,一心想要夺路而逃。于是这大伙伙在屋里四处乱撞,把家具全部给打碎了。
熊留下的血迹丨刘馨浓
隔壁的曲南大哥一家被这声音惊醒。大哥毕竟是见多识广的大哥,决定外出看看是什么问题,假如邻居家遭了贼也可以帮个忙。但他刚一外出,就看到那头大棕熊从内部拍开了保护中心的铁窗户,从小窗子里钻了出来——以它那壮硕的程度,自然是卡了一小会儿。曲南大哥转头就跑,牧区的“隔壁”也足够远,足够让他安全回了屋,关了门和家人躲了起来。一家人念着经,祈祷熊不要来他们家。
圆框内就是棕熊出逃的窗户丨刘馨浓
还好那头熊只不过吓跑了,没想过再去祸害隔壁。牧民一家哆哆嗦嗦地等到了天亮,曲南大哥才出了门,跑到附近的山上找到了信号,快点给山水的驻站职员打了电话。
在藏区,**熊扒房屋是个大问题。**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针对这个问题做过一些专项的调查、研究和项目,没想到,我们的基地也被熊给扒了。
吃牲畜?这都不算问题
生活在青藏高原中国部分的棕熊大多都是西藏亚种,也叫藏马熊、蓝熊。假如能在安全的地方围观,西藏棕熊可以说是最美的棕熊亚种。它们脖子后方有一条明显的浅色肩带,看着像是戴了一条哈达,胸前还有一道别的棕熊一般没的“月牙”。这就让它们的外形亮眼了起来。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之后,藏区的捕猎愈加少,棕熊的数目可能增加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家喜欢熊。
拉萨曲水动物园的西藏棕熊,披肩如雪白,很好看丨花落成蚀
假如搞一个票选,让藏民们选择最讨厌的动物,那棕熊势必会高票当选。在藏语中,棕熊叫“དྲེད་མོང༌”,读音和“折磨”特别像。在有些地方,“折磨”是一个骂人的词,由于藏民们太讨厌棕熊了。
藏民为什么会讨厌“折磨”?缘由有3、1、会吃牲口;2、会扒人房屋;3、会伤人。这其中,吃牲口是相对最无关紧要是什么原因。
在青藏高原上,棕熊会吃牲口,雪豹会吃牲口,狼会吃牲口,但雪豹和狼远没“折磨”的恶名。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无论是藏民、哈萨克还是蒙古人,都会和野兽遭遇,牲口被食肉动物抓走吃掉几乎是每年必有些事情,他们看待牲口被捕食,就像中国大陆的农民看待田地遭遇霜冻、旱灾一般,难过是一定会难过,但抱怨起来都是感叹“年景不好”。你对年景这个东西,一定是恨不过来的。
鼠兔:西藏棕熊在夏天的正常食物之一,其数目相当丰富丨花落成蚀
再说了,相对于雪豹、群狼,棕熊这货的捕食能力比较弱,欺负欺负小羊倒还凑合,碰到强悍的牦牛捕杀效率就会非常低。因此反而不是捕食牛羊的主力。
但扒房屋就不同了。
弟兄们注意了!房屋里吃的多!
对于藏区的牧民来讲,房屋也是个新事物。他们本来是游牧民,游牧游牧,需要得逐水草“游”起来。于是,在冬夏之间,游牧民会赶着牦牛车拉着帐篷、家伙什在冬夏牧场之间转场。拆掉帐篷之后,下几场雨雪,草木生发,连痕迹都不会有。
自二十世纪末,中国推行牧民定居计划,让游牧民住上了房屋。这改变的不止是居住方法,还有生活习惯。但牧民冬夏转场的生产方法没改变,于是他们冬季会住在房屋里,夏季会赶着牛羊去夏天牧场。辛苦建好的房屋一定不会像帐篷那样拆掉,会在夏天成为一座储存财物、家具和食物的仓库,而且是几个月里没人看管的仓库。
被棕熊破坏的房屋丨李娟
相对于雪豹、狼如此倾向于避开人类的动物,各种信奉机会主义的熊都比较没皮没脸,喜欢捡拾垃圾,偷吃粮食,不会避开人住的地方。于是,藏区的“折磨”们敏锐地发现了大家生活方法的改变中有利可图:只须瞅准了房屋里没人,拍开门后,就可能找到很多的粮食、酥油、干肉,与珍贵的白糖。
这可比捕猎轻松太多了!在扒房发生率最高的夏天,“折磨”们的主食是旱獭和鼠兔,在这个季节这两种动物不难找,但要抓,还是得挖开土才可以吃得到,即使抓到一只大旱獭,也不过十斤肉。相比之下,扒人房屋就是个一本万利的事情。
为了防范棕熊扒房,藏民们会抵上门、装刺网、不间断地放音乐,然而并没什么用。还有一些人舍弃了抵抗,干脆把食物储存在室外,或是大开门窗,这也不过能降低一点损失丨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更讨厌的是,“折磨”还会在屋子里捣乱。可能是为了探寻食物,也会就单纯为了玩,它们会撞坏屋子里的家具,拍碎门窗,把房屋搞得一团糟。
近二十年来,无论是西藏羌塘还是青海三江源,熊扒人房屋的状况愈演愈烈。有些地方家家户户都被“折磨”扒过房。就拿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研究过的青海杂多县扎青乡达青村来讲,这就是一个这样倒霉的村子。当地人反应,好多家的房屋年年被扒,“折磨”们有时特别嚣张,甚至会抓了旱獭进屋子吃,简直就跟房屋的主人一样。
旱獭:???西藏棕熊:别懵了,你是我夏天的主食丨花落成蚀
围着房屋转的熊,也更容易碰到人类。这无形中增加了熊伤人的几率,让整个问题更复杂了。
机会本钱陡然上升
2019年,青海某村去世了一个人,是被棕熊杀死的。大家在山上找到受害者的时候,他已经奄奄一息,最后死在了送往西宁抢救的路上。死之前他告诉身边的朋友:棕熊最后将他摔在石头上,看到一片狼籍,棕熊才转身离去。
西宁动物园的西藏棕熊,注意那对长长的爪子。丨花落成蚀
这件事情在当地引发了轩然大波。大伙对棕熊的恨意又高了不少。有人想过报复,但最后并没付诸推行。国家的法律和佛菩萨的教诲,都让他们下不了手。
在藏区,佛教就像是润滑液,让动物保护主义者的工作容易了不少;而法律像是一面盾牌,为大自然挡住了不少伤害。但假如棕熊带来的人兽冲突愈加多,这类正面成效可能就会愈加弱。
问题确实是愈加紧急了。在有的熊害紧急的地方,藏民们上山采虫草时会组成较大的队伍,好互相壮胆。大家甚至听说今年有的牧民舍弃了春天捡鹿角的机会,就由于害怕野地里的熊。这就是问题之所在:棕熊即使没直接伤人,对它们的恐惧,会叫人们舍弃一些维生的机会。这就致使了“机会本钱”的上升。
每年3月左右,白唇鹿、马鹿的角会自然掉落。藏民们会赶着牦牛上山捡角去卖。这种营生不会对动物有哪些负面影响丨赵翔
那该如何解决呢?要解决熊害难道得大开杀戒?不,决不可以。大家不是野蛮人,国法不允许大家当野蛮人,佛菩萨也教育大家不可以成为野蛮人。
电网:不完美的屏障
要解决人熊冲突,第一还是得解决熊扒房的问题。这是现在最大的难点。降低熊扒房,可能还能减少人和熊相遇的机会,从而降低熊伤人的可能。
该如何做?藏民们试过拉刺网、留猎狗、放音乐等土方法。然而都失败了,都挡不住熊。那有没什么更先进、更高效的方法?有,电网。
用来防熊的电网丨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2016年,青海杂多县政府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联合在达青村拓展了一次防熊电网的安装试点活动,给六十五户留居牧民的家周围装上了电网。在之后的回访过程中,大伙发现电网防熊的成效特别明显,只须电网完好无损,熊就进不了家门。
但坏就坏在“需要得完好无损”上。熊怕电网,但电网怕牛。现在引入的电网是一种软网,它防熊是够的。由于熊碰到类似的怪东西,第一会用鼻子去碰,这么娇嫩的器官,被电打一下那可难受了。但若是倔脾气的牛想通过,就会用牛角顶过去。牛角绝缘,然后就把电网给顶坏了。只须电网缺了口,聪明的熊就进得去。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制作的电网安装说明丨花落成蚀
要安装电网,牧民们得出不少钱。供电的太阳能蓄电池要花3000块钱,绕房屋一圈的铁桩和围网还要花上1000~1500块。这投入不是一次性的,网子破了得修,太阳能蓄电池坏了得换。这就大大减少了防熊电网的费效比。
但说到底,这是一个技术问题。只须是技术问题,就可可以用技术的办法解决。这个试点足以证明防熊电网这个防护方向是可行的。
西藏棕熊丨花落成蚀
人和熊的对抗与共存会继续下去。大家看到过一些悲剧,也看到过宽恕。想要解决熊害并困难,但这世上本来就没什么容易的事情。
感谢赵翔、刘大神、刘馨浓对本文的帮忙。
本文来自果壳自然(ID:GuokrNature)
- 上一篇:茹华大结局 茹华和黑子是哪一集?
- 下一篇:没有了
猜你喜欢
- 2024-08-24 别以为二师兄憨萌可爱,其实战斗力爆表!
- 2024-08-02 十大世界上最好战的动物排名 好战动物排名
- 2024-08-01 极地精灵——北极狐
- 2024-06-19 AI神经互联网创建虚拟动物模型,揭示大脑怎么样控制复杂运动
- 2024-06-11 新发现的“海绵”,勾起一段早期演化中“消失的岁月”
- 2024-05-14 火烈鸟的红羽是吃出来的其实人类也能!
- 2024-05-10 2024泉州海丝野生动物世界母亲节节日女人半价活动
- 2024-04-30 2024五一天津动物园地址在哪
- 热点排行
- 热门推荐
-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