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米网 > 科技 >
国内生产总值超越126万亿元,增长5.2%,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新能源汽车产销售量占全球比重超60%;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8.6%……这类来自政府工作报告的最新数据,第三让世界感觉到中国经济的活力和韧性。
3月5日,李强总理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回顾过去一年,他坦言“多重困难挑战交织叠加,国内经济波浪式进步、曲折式前进,成绩来之不容易”。
成绩的获得,不能离开革新驱动的强劲支撑。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达成“十四五”规划目的任务的重要一年。怎么样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现代化建设,成为一道必答卷。聚焦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新质生产力、AI+、优质进步等关键字,与会代表委员畅所欲言。
01
新质生产力首进政府工作报告
“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进步新质生产力”,初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的新质生产力引发代表委员热议。
“加快进步新质生产力,是优质进步的应有之义,非常重要的是要加大科技革新尤其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革新,加快达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举例说,集成电路产业是支撑国家经济社会进步的策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也是最需要科技革新的重要范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铁道建筑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戴和根说,新质生产力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为企业进步新兴产业、将来产业注入强大动力。
“大家将拓展原创性、颠覆性科技革新研究,提高自主革新能力和科研成就产业转化能力,重点加快进步策略性新兴产业、将来产业,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进步。”戴和根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赵国群觉得,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进步新质生产力和优质进步都不能离开科技革新,只有通过革新才能找到新的生产力,形成新质生产力才能推进各行业优质进步。“新的材料可以产生新的业态,新的加工技术则能缩短步骤、节能减排、提升商品水平,达成‘一举三得’。这类都是新质生产力的源头。”他说。
作为来自生产制造一线的全国政协委员,合肥合锻智能制造股份公司董事长严建文对新质生产力格外关注。在多次实地走访调查后,他发现,国内制造业新质生产力正在加快形成,特别是在汽车、航空、化工、装备制造、材料等方面获得了让人瞩目的成绩。
“AI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形成的智能制造,就是新质生产力的要紧标志之一。”严建文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公司正致力于核聚变堆复杂部件的研发制造,为“人造太阳”等大国重器提供配套支持。
02
“AI+”行动帮助数字经济进步
与新质生产力一同被初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还有“AI+”行动。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深化云数据、AI等研发应用,拓展‘AI+’行动,我倍感振奋。”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说,目前,AI已进入落地应用的关键时刻,以AI为代表的数字技术需要与实体经济、传统产业、百姓工作生活高频场景等紧密融合。推进数字经济革新进步,有助达成共生共赢共荣。
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开创者周鸿祎觉得,“AI+”上升为一种行动,意味着国家将加大顶层设计,加快形成以AI为引擎的新质生产力。“作为AI行业的革新创业人士,我责无旁贷,尤其是将在‘AI+安全’范围继续深耕。”
“大家要从底座大模型能力、大模型的行业应用能力与生态体系搭建上,构建具备全球影响力和竞争优势的AI产业高地。深入拓展‘AI+’行动,用AI赋能千行百业、帮助民生刚需。”刘庆峰指出。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表示,拓展“AI+”行动,将为互联网安全行业带来进步新机会。今年全国两会上,齐向东的提案恰好与“AI+”有关。他在《关于革新进步“人工智能+安全”护航中国式现代化》的提案中,呼吁国家拓展联合革新、强化政策牵引、加快人才培育,抢占国家安全的AI策略制高点。
03
奋力达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达成科技自立自强,就需要拥有坚实的底层‘硬科技’,特别要紧的是技术指标自主,由于重要核心标准可以衍生出全新的产业链条。”邓中翰觉得,人工智能年代的角逐重要在于芯片,建议国家加快布局,重视标准拟定和产业生态建设,精准支持AI芯片产业优质进步,帮助新质生产力进步。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景虹觉得,政府工作报告对加快达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行系统部署,明确了2024年科技革新工作的重点任务,进一步增强了科技工作者达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信心和决心。这能够帮助凝聚共识、集聚力量,加快推进科技革新,为达成革新驱动进步策略目的奠定坚实的基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李兴钢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尤其是“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方位提高自主革新能力”的提法叫人印象深刻。作为北京冬奥会主场馆“雪游龙”的设计者,他与团队联合十几家单位进行高水平科技研发,用卓越工程填补国家在体育会所建设范围的空白。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玉柴机器股份公司工艺工程部设施智能物联技术高级主任工程师李海桦则结合企业革新提出建议,期望设立国家级氢燃料内燃机动力系统的重要技术攻关科技研发专项,引导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协同攻关,加快前沿技术产业化,更好帮助达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猜你喜欢
- 2024-01-06 世界首款“全球船舶足迹地图”出炉:用人工智能辨识卫星图像
- 热点排行
- 热门推荐
-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