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米网 > 生活 >
全球变暖和极端天气等问题与大方中CO2含量上升密切有关,现已成为重大环境问题,2022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达574亿t二氧化碳当量,其中化石燃料燃烧和工业过程产生的CO2排放占约2/3。气候变化致使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和海洋升温加速等问题,极端天气更是对社会经济导致了严重干扰。科学家预测,若继续目前排放水平,到21世纪末地球气温可能上升3至5°C,将带来不可预测的灾难。
面对经济进步与环境保护的双重重压,中国提出2030年前达成“碳达峰”,2060年前达成“碳中和”。碳达峰指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在某时间点达到峰值后逐步降低,本质上是能源转型和生态保护问题。碳中和则是指温室气体排放量等于或小于自然环境的吸收量,达成“净零排放”。为达成双碳目的,需推行“负排放”方案,碳汇成为重点渠道。
碳汇的概念与分类
碳汇是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主要通过植树造林、生物吸收、植被恢复等手段,通过光合用途等方法将二氧化碳固定在生态系统中,降低大方中的温室气体浓度。碳汇分为陆地碳汇和海洋碳汇。
•陆地碳汇:包含森林、草地、耕地、土壤和湿地碳汇。
•海洋碳汇(蓝碳):通过海洋生态系统吸收温室气体,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0.8%,是最大的碳库之一,每年吸收大方中约30%的CO2,效率远高于陆地生态系统。
国内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是最大的海水养殖国家,以贝类养殖为主,具备巨大的海洋“负排放”潜力。贝类养殖,特别是牡蛎、蛤蜊和扇贝,具备高碳汇转换率,不只能有效吸收二氧化碳,还能净化水体,调节 CO2含量,是国内达成双碳目的的要紧渠道。
海洋碳汇的机制
海洋碳汇机制主要为两类,分别为物理固碳和生物固碳。物理固碳机制,也叫物理泵,当某一时刻大方的CO2分压高于海水的pCO2分压时,大方中的CO2就会直接进入海水中,进而运送至深海,碳汇过程的水动力主要依靠自然原因,比如洋流、风、PH等,通过人工方法增加碳通量的潜力非常小。
海洋生物固碳,是指借海洋生物驱动的碳泵,其主要通过藻类的光合用途或贝类、鱼类食物链来传递有机碳,最后让人类收成借助或伴随生物死亡时沉积至深海并埋藏,达到贮碳成效。
海洋碳汇——贝类固碳
因为在成长期间无需人工饲养且可以凭着自然资源保持生命,所以海水养殖贝类被叫做是非常有前途的“海洋绿色过滤器”,且贝类成长期间完全不消耗淡水资源,也无需抗生素等可能导致养殖水体恶化的药剂,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渔业活动。
贝类固碳行为
贝类通过过滤、呼吸、钙化和生物沉积等过程与浮游植物、微粒有机碎屑与海水碳酸盐系统相互用途,使得水域内的颗粒有机碳(POC)能被有效借助消耗。
那样这类被生物用途所固定的碳又流向哪儿了?可能它脱离海水碳循环被移出(譬如人类收成了一批生蚝,那样就有碳移出)、也会以颗粒有机碳(POC)和溶解有机碳(DOC)形式存在于海水中的碳与沉积在海底的碳,譬如贝类粪便、壳体沉于海底。
贝类固碳从广义上讲就是指贝类成长过程中通过形成的碳酸钙外壳和软组织固碳。
贝类固碳四种渠道:贝壳固碳、软体固碳、生物沉积固碳、附着生物固碳
海洋碳汇增汇技术
基于现在海洋碳汇的能力,科研职员也在不断探索增加碳汇的技术。研究表明国内的海洋渔业和水产养殖业大概达成4.6亿吨的年固碳量,这一目的的达成不能离开增汇技术的提升。
渔业生产中贝藻类养殖和真光层的浮游植物是储碳主力军,依据碳元素守恒计算,早在2002年国内海水养殖的贝藻类就固定了300多万吨碳,为全球碳汇源提供了新线索。
藻类的固碳能力与类型和现场环境有非常大关系,养殖过程会遭到自己、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创设积极型情景能加大贝藻类的碳汇效应,从而达成更高的生态效益,因此要因地制宜养殖固碳能力高的贝藻类。通过试点研究发现贝藻混养产生的碳汇量远远大于单独养殖贝类或藻类产生的碳汇量,据此将来的海水养殖应向多营养级综合养殖模式挨近。
除此之外,从陆海统筹视角出发,针对滨海湿地等生态系统环境,可通过打造碳通量监测互联网、分析生态动力学机制、构建示范区等方法进行增汇。
参考文献
[1]尹钰文.海水养殖贝类碳汇研究[D].大连海洋大学,2024.
[2]冀雪慧.海洋牧场蓝碳固碳定价研究[D].大连海洋大学,2024.
[3]宋莎莎,赵建平,吴翌丹,等.海洋碳汇与海洋能源协同开发路径探讨[J].海洋信息技术与应用, 2023, 38(4):200-205.
[3]贺义雄,王燕炜,谢素美,等.国内海洋碳汇研究进展——基于CNKI(2006-2021年)的文献剖析[J].海洋经济,2022,12(04):1-16.
[4]宋莎莎,安伟,张庆范,等.海洋生态修复碳汇开发机制、路径和建议[J/OL].海岸工程,1-11[2024-11-14].
[5]张永雨,张继红,梁彦韬,等.中国近海养殖环境碳汇形成过程与机制[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7,47(12):1414-1424.
[6]贾文静.海洋碳汇经济价值核算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D].大连海洋大学,2024.DOI:10.27821/d.cnki.gdlhy.2024.000133.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猜你喜欢
- 2024-10-28 佛珠情人泪如何养殖
- 2024-10-26 冬季如何用水养殖绿萝
- 2024-10-08 肉苁蓉的养殖办法及需要注意的地方
- 2024-10-03 养殖彩芋的办法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 2024-09-24 青蛙藤的养殖办法
- 2024-09-22 华石斛的养殖办法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 2024-09-16 紫背竹芋的养殖办法
- 2024-09-02 盆栽花叶芋养殖办法
- 热点排行
- 热门推荐
-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