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米网 > 生活 >
今年立冬将来,短短的4天就有3个台风相继生成。不少网友不禁感到好奇:这都冬季了,为何还有这么多台风?这到底是什么问题呢?
图片来源:社交平台
在目前国内陆地自北向南渐渐沉入深秋以至冬天时,西北太平洋和南海进入了一段台风活跃期。自11月以来,这一片洋区海域已陆续生成了4个台风(先后为2422号台风“银杏”、2423号台风“桃芝”、2424号台风“万宜”、2425号台风“天兔”),甚至在12日凌晨2425号台风“天兔”正式生成时,出现了观测记录以来初次11月4个台风并存共舞的局面。
而现在,台风桃芝正在珠江口近海地区徘徊,受桃芝外侧环流带来的风雨影响,香港天文台更是在11月13日23:10发布了 80多年来最晚的8号风球信号。
图1北京时间11月12日清晨的西北太平洋-南海地区卫星云图,自西向东依次为南海西北部的2422号台风银杏,南海东北部的2423号台风桃芝,雅浦岛西北侧的2425号台风天兔,塞班岛以东的2424号台风万宜。
假如大家稍加思索,会发现目前有的反直觉——不对啊?这已是11月、立冬时节了?为何今年台风依旧这样活跃,甚至还有一些挨近国内的台风?
台风在11月真的少见吗?
其实与常规印象可能有所不同,11月生成的台风数目并不少,甚至在1991~2020年平均上,11月平均生成2.2个台风,比一般被觉得是夏天的6月(1.7个)还多。除此之外,秋天(9~11月)台风平均强度也是强于夏天(6~8月)。
图2 2011年到今天的历年各月台风生成数目与1991-2020年平均值。数据来源:日本气象厅
而今年11月到今天,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生成了4个台风,这在过往数十年里也并不是异常偏多与从未出现过的情形——1949年以来,1964年、1991年和2019年的11月都生成了6个台风,只不过11月12日清晨的“4个台风同时并存”的确是观测记录以来初次。
导致深秋台风不少见且偏强是什么原因最主要有两点。
第一,海温较高。高海温是形成台风的必要条件,为台风生成和进步提供水汽和能量来源。虽然11月太阳日渐直射南半球,但海洋降温比陆地慢,同时北半球低纬度区域太阳高度角依旧较高,接收的太阳热量依然不少。
第二,高空流出条件改变,好似加了一个抽油烟草机械,增强抽吸用途,利于台风增强。伴随充气压力带与风带的季节性移动,进入秋天坐落于对流层中高层、高度约5000~12000米的高空西风带(对应着风速较强的西风急流区)也相应向南移动,更挨近台风活跃的低纬度区域海洋。它们在适合的形势下,能让初始的热带扰动,或较为成熟进步的台风从低空抬升到高空的气团更顺利地“流出”,从而促进台风中心地区更多的低空气团抬升与地面的低压中心进一步增强。这致使台风相对容易生成的同时,得以进一步进步增强。
图3 2024年11月14日20时的对流层高层(约10000米高空)风场。紫色地区即西风急流地区。
除去“四个台风同时并立”外
此时台风活动还有什么特别之处?
虽然11月台风不少见,但往年11月绝大部分台风已离得远远的国内近海,不对国内导致明显影响;而在今年11月,则反常地有相当多路径更挨近国内沿海并带来风雨影响的台风——从11月1日给台湾、福建东北部、浙江、上海、江苏南部等地带来强降雨的桃芝和康妮,到近期数日掠过南海北部,给广东和海南部分区域带来风雨的台风银杏与台风桃芝,与马上登陆或掠过台湾岛南部的台风天兔。
诚然,这并未打破登陆国内最晚台风纪录(1949年以来,存在1974年12月登陆广东的台风Irma和2004年12月登陆台湾的台风南玛都);但于11月仍然频繁存在影响国内的台风也是观测记录以来未有些情形。如此的台风路径是怎么样导致的?可以同样分为两个缘由。
北京时间2004年12月4日清晨,台风“南玛都”登陆台湾岛前后的卫星云图。
从影响相对较短、持续数月到数年的短期气候条件看,今年夏秋天是处在一次厄尔尼诺事件衰减期之后(非常可能在随后深秋到冬天进步出一次弱拉尼娜事件)。
这一情形致使了西北太平洋大多数地区海表温度均明显偏高。在此影响下,北纬10-20°N的菲律宾以东洋面、南海北部、台湾岛东南侧近海海域海温偏暖到依旧能支持台风生成与进步保持,得以让台风移动到挨近国内沿海时依旧能保持强度,而非如往年的减弱消散;而除去低纬度海域外,中高纬度海域海温同样呈现明显的偏高。
它虽然不会直接支持台风进步,但会致使中纬度西风带相对向北缩短的同时,促进西风带南侧的副热带高压偏强偏北,而如此的副热带高压能将台风引导向更偏西、偏北,出现更挨近国内沿海甚至登陆的路径。
2024年11月3日-9日的全球海表温度偏离1991-2020年同期平均值的距平(单位:℃),其中正值(暖色调)代表海温偏高,负值(冷色调)代表偏低。图片来源: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方管理局
而同时,在长期的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海温在过去数十年已出现了持续上升的趋势。过去北纬20°N附近海域在11月的海温已不足以支持台风,却在目前已达到26.5℃甚至更高,足够台风保持强度——这也非常可能致使秋天台风活动范围呈现明显向北扩张的趋势,与国内台风季结束时间愈加晚——大家也将可能面临愈发增多的11月乃至12月影响甚至登陆的台风。
11月14日的国内近海海表温度分布。即便是11月中旬,南海北部、台湾岛东南侧近海海温还在26.5℃甚至更高,仍能支持台风保持强度。
回到眼前,14日20时,桃芝已经降级为热带低压。台风天兔于14日下午登陆菲律宾吕宋岛,将来北上挨近台湾岛,但移速可能放缓,路径存在不确定性,一种可能是登陆台湾南部,然后继续北上减弱,还有一个可能在台湾南部近海徘徊,强度减弱后在冷空充气压力制下向西南折返,台湾和福建、浙江部分沿海也应该注意后续风雨影响;随后,万宜在跋涉上万里后,也将在下周穿过吕宋岛进入南海中北部,后续路径将决定它对广东、海南各地的影响,仍待后续剖析。
2423号台风“桃芝”与2425号台风“天兔”的14日20时-15日20时大风预报图。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
14日20时-15日20时全国24小时降雨量预报图。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
策划制作
- 上一篇:冰天雪地!东北大冬季的快乐!
- 下一篇:没有了
猜你喜欢
- 2024-11-06 给大方做CT:风云四号怎么样精确捕捉台风路径 ——悦见工程师
- 2024-10-28 台风过境时候风力减弱,表示台风马上消散
- 2024-09-09 好消息:台风“摩羯”走了!坏消息:它又来了……
- 2024-02-07 台风烟花会影贵州吗 台风“烟花”二次登陆,此次登陆会干扰到什么城市?
- 热点排行
- 热门推荐
-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