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米网 > 生活 >
2023年5月初,“深圳十大杰出年轻人”正式揭晓,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胸外科病区主任、医务部部长郭晓彤榜上有名。他也是2023年评选中深圳卫生健康系统唯一的榜上有名者。
▲郭晓彤
这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扎根深圳的第六年,也是郭晓彤来到深圳的第六年。“大家医院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和深圳政府合作塑造的国家地区治疗中心,也是深圳‘三名工程’中‘名院’建设重点项目。”面对荣誉,郭晓彤笑称自己“沾光”了。“大家医院树起了一个标杆,而我是跟着医院一块成长起来的。”
“那就去深圳吧”
2017年,郭晓彤在北京协和医院博士后流动站的学习马上结束,导师赫捷院士询问他对将来的计划。“我想要多学点东西、多干点事情。”听到如此的答案,赫捷院士直接建议道:“那就去深圳吧!大家在那边建了一个分院,非常缺人手,需要大伙一块把它建设好。”
郭晓彤心动了。他出身杏林之家,耳濡目染之下,“当大夫”成为他从小就坚定不移的理想。经过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和外科学的学习,硕士毕业后,郭晓彤留在了哈医大附属第二医院,如愿成了一名外科大夫。“我一个人管30个病人,写病历、上手术、换药拆线,忙起来可能三天就要两个夜班,干脆就住到医院里。”如此的忙碌没让他退缩,相反,在每年参与500台胸外科手术的强度下,他概要并汲取了丰富的经验,不只成功晋升为主治医师,还在繁忙的日程中挤出时间考上了博士。“但在2015年,我遇见了一个瓶颈。”那时,郭晓彤已经是副主任医师,但他愈加感觉“天天重复着门诊和手术,就像流水作业一样,缺少创造性”。为改变近况,他在这一年考进北京协和医学院拓展博士后工作,师从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院士,其胸外科团队在复旦大学医院排名推荐中综合排名连续12年位列全国第一。
“这是我生活的转折点。”郭晓彤说,在那里,他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复杂的临床病例,参加国际肿瘤多学科会诊,接收国际上最新的肿瘤治疗有关资讯等,这使他的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举例,以前大家觉得要等手术后再化疗,但目前会依据病人状况,先用化疗和免疫治疗为病人降期,再进行手术。如此一来,3A期患者的5年存活率从10%~30%被提高到了50%以上。”他觉得,理念的更新和技术的进步将推进医学事业的进步,最后让更多的病人受益。他也期望将这类融会贯通后的经验和成就践行下去。因此,当赫捷院士的建议一出来,郭晓彤直接加入了建设者队伍,在2017年成为最早一批发展者,进驻深圳。
作为国家癌症中心依托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近年来全力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在疑难危重症诊断与治疗、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高水平基础医学研究等方面塑造肿瘤医学高地,被誉为全国肿瘤防治战线的“国家队”。赫捷院士曾指出,推进全国癌症防治互联网和优质资源均衡布局,是“国家队”的责任和使命。除去深圳,他们在沈阳、太原、郑州也拓展了国家肿瘤地区医疗中心建设。
“2017年以前,深圳没肿瘤专科医院,八成的肿瘤病人前往北上广治疗。”郭晓彤介绍说。早在2014年,深圳政府就通过深圳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项目向赫捷院士发出了邀请。经过前期筹备,2017年3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以下简称“深圳肿瘤医院”)揭牌成立,这也是深圳第一家肿瘤医院,与“国家队”共享优质医疗资源。
同意采访之前的周六,郭晓彤的门诊从原定的35个挂号一直增加到49个才勉强结束。但2017年刚到深圳时,郭晓彤非常难遇见这种一号难求的场面。那时,深圳肿瘤医院成立的消息还没真的传播开。“一上午的门诊,可能就看一两个病人。”从医以来,郭晓彤从未这样“闲”过,他给自己找了一件差事,在“很大夫在线”“健康160”等平台写作医学科普文章。几年下来,他发表了近200篇文章,单篇阅读量超48万次。“好多病人是通过这类文章找到我的,做科普这件事变成了双向奔赴,虽然我付出了一点辛苦,但收成了不少病人的信赖。”郭晓彤说。
从刚来深圳第一年只有30余台手术,到目前每年超500台手术,居深圳胸外科前列,郭晓彤以高超的手术技术和细致入微的服务得到了病人的广泛赞誉,现已荣获多项国际和全国手术技术比赛大奖,并获评广东杰出年轻人医学人才等。此次站在2023年“深圳十大杰出年轻人”领奖台上,郭晓彤听到了如此的介绍:他将国家癌症中心的癌症治疗理念及“国家队”的先进技术带到了深圳。“这说明,深圳对大家真的非常认同,大家团队、大家医院的口碑也真的树立起来了。”他自豪地说。
“好大夫,心要正”
一个16岁的女生被检查出脂肪肉瘤,两个肿瘤从乳房一直蔓延到颈部,且侵有上腔静脉等多处人体要紧的大静脉。做手术,这几乎是手术禁区;不做手术,女生生命危殆。经过联合会诊,郭晓彤与李德志教授、魏明辉教授还是决定迎难而上,在前期放化疗使肿瘤缩小之后,他们通过开胸及颈部同时入路,开始颈部和乳房巨大恶性脂肪肉瘤的切除。手术做了3个多小时,成功了。
▲郭晓彤为病人做手术
“找对大夫真的非常重要!”女生父母激动地说。郭晓彤也非常激动,一条生命就在他们的刀尖上鲜活起来,这种收获感独一无二。在他看来,外科大夫就像刀尖上的舞者,要不断修习技艺,才能赋予生命光彩照人的力量。
“动脉归属法”就是郭晓彤修习过程中的一个秘籍。这是他独创的微革新术式,强调以动脉为核心来规划结节归属,以术前规划动脉灌注区来确定结节的安全切缘,同时做淋巴结采样或清扫。“过程为先离断动脉,后立即膨肺,无须离断支气管和静脉,最后依据膨胀萎陷法平面裁剪肺。”郭晓彤说,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无定位、无触摸下的精准楔形切除手术,简单实用,容易学会。经过学术会议和发表论文进行推广,此办法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一致认同,已经逐步推广普及开来。
“但有一点,任何办法都不是万能的”,郭晓彤强调必须要慎于术前、精于术中、勤于术后。“要敬畏生命,严肃认真地对待每一位病人、每一台手术。”他是如此说的,也是如此做的。在“很大夫在线”上,郭晓彤的个人主页被访问上百万次,好评如潮。在病人心中,他是医术精湛、医术高尚的好大夫。“我手术那天,他一共做了9台手术,做到后半夜两三点钟,第二天又是门诊日,病人预约得满满的,看得我都心疼。”一位病人说。“每当想起那段历程,都感觉郭大夫是我一辈子都要感激的人。”更多病人说。
“每一个人心目中都有我们的好大夫标准,我觉得,不以我们的爱好来选择患者,不以个人的得失去衡量生命,就是一位好大夫。”郭晓彤真诚地说。
调任医务部部长后,郭晓彤积极贯彻落实“全院一张床”和增设周末专家门诊有关需要,不断加大“全院一张床”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强化科主任的带头用途、加强周末门诊投入力度,多管齐下,进一步提高了病人就诊体验,增强了民众的就诊获得感。
“大家的目的比较远大,想要塑造华南区域数一数二的国家级肿瘤治疗中心和国家地区医疗中心;最近就是期望三到五年内,成为深圳第一胸外科。”郭晓彤的底气不只在于“国家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后盾,深圳本身也对他们大力支持,使其在硬件设施数目和水平上都达到了高精尖水平。“大家的质子中心,连总院都没。”
更令郭晓彤振奋的是,深圳要架构中国乃至世界的高精尖现代产业体系,从世界工厂转型为高科技之城。“到处都在革新创业,会不断有高新企业来和大家对接,期望能联合革新,譬如在医学机器人、癌症早筛等范围进行一些前瞻性的探索。”郭晓彤心中怀日月,只觉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但不管做什么,都要以治病救人为出发点。当大夫,心要正。”郭晓彤说。
- 上一篇:透明玻璃杯的茶垢如何洗
- 下一篇:没有了
猜你喜欢
- 2024-03-29 2024南昌红谷滩区城市癌症筛查报名点地址、电话
- 热点排行
- 热门推荐
- 热门tag